东坡题跋·卷一·书汴河斗门

苏轼 Ctrl+D 收藏本站

数年前,朝廷作汴河斗门以淤田。议者以为不可,意为之,然卒亦无功。

方樊山水盛时,放斗门,则河田坟墓闾舍皆被害。及秋深水退而放,则淤不能厚,谓之煎饼淤。朝廷亦厌之而罢。偶读白居易《甲乙判》,有云:“得转运使以汴河水浅不通运,请筑塞两河斗门,节度使以当管营田悉在河次,若斗门筑塞,无以供军。”乃知唐时汴河两岸,皆有营田斗门。若运水不乏,即可沃灌。古有之而今不能,何也?当更问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