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鬼谷子·决篇

佚名 Ctrl+D 收藏本站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喜其用福,恶其有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大凡决断事物,必定委托给善于决疑者。人们喜欢做出的决断给他带来好处,讨厌给他带来害处。因此,决疑者要善于诱导对方,使他讲出自己的真实心愿和一切情况,以消除我们的迷惑和偏见,做出令他满意的决策。决策必须给对方带来利益,否则,没有这种利益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决策,就会后悔当初委托我们来决策。另外,做出的决策确实能给他带来好处,但你若把这种利益隐藏在对他不利的表面形式中,他也不会接受你的决策,并会因此而疏远你。所以说,替人决策时,若这种决策不会给对方带来利益,甚至会使对方遭受损害,就是一种失误的决策。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是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圣人之所以能办成事的原因和方法有五种:一是“阳德”​,二是“阴贼”​,三是“信诚”​,四是“蔽匿”​,五是“平素”​。以上五种分为“阴”和“阳”两类:使用“阳”一类的方法时,要讲究言辞如一,前后一致;使用“阴”一类的方法时,要说真假难辨的话。​“阳”的一类手法和“阴”的一类手法,加上“平常”使用的手法和“关键”时刻使用的手法,这四者要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能做到上述要求,再用过去的事作参考,以未来的事作验证,再参考平常发生的事,就可以决断了。给王公大人做事,有以下五种情况可以帮其决断:王公大人处在危险之中,而且事情做成之后能够获得好名声的,可以给他决断;不用费多少力事情就能办成功的,可以给他决断;虽然此事做起来费力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迫不得已而不得不做,也可以给他决断;能够为对方去除祸患的,可以给他决断;能够替对方招来福祉的,可以给他决断。

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所以,决情定疑,是任何问题的解决起点。用它可以来整顿朝纲、治理百姓,可以来决定成败、断决疑难。所以,自古王侯们就用蓍草筮和龟甲卜来自己决疑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