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定公·四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一、定公四年,春天,周王的二月,癸巳(正月初六)日,陈国国君妫吴去世。

  二、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二、三月,定公同刘国国君、晋国国君、宋国国君、蔡国国君、卫国国君、陈国国君、郑国国君、许国国君、曹国国君、莒国国君、邾国国君、顿国国君、胡国国君、滕国国君、薛国国君、杞国国君、小邾国国君、齐国的国夏在召陵会合,入侵楚国。

  三、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

三、夏天,四月,庚辰日,蔡国的公孙姓率军灭亡了沈国,抓了沈国国君嘉回国,杀了他。

  四、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

四、五月,鲁定公和诸侯在皋鼬缔结盟约。

  一事而再会,公志于后会也。后,志疑也。

同一件事举行了两次会盟,表明定公是希望有后面这次会盟的。​“后”​,表明意志迟疑了。

  五、杞伯成卒于会。

五、杞国国君姒成在会盟期间去世。

  六、六月,葬陈惠公。

六、六月,安葬了陈惠公。

  七、许迁于容城。

七、许国迁都到容城。

  八、秋,七月,公至自会。

八、秋天,七月,鲁定公从会盟地回国告祭祖庙。

  九、刘卷卒。

九、刘国国君姬卷去世。

  此不卒而卒者,贤之也。环内诸侯也,非列土诸侯。此何以卒也?天王崩,为诸侯主也。

这本是不应记载去世的事,但却记载了,原因在于他被认为非常贤明。他属于寰内的诸侯,而不是分封领土的诸侯。那么,为什么要记载他的去世呢?因为周天子去世的时候,他作为主人接待了诸侯。

  十、葬杞悼公。

十、安葬了杞悼公。

  十一、楚人围蔡。

十一、楚国人包围了蔡国国都。

  十二、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十二、晋国大夫士鞅、卫国大夫孔圉率军讨伐鲜虞。

  十三、葬刘文公。

十三、安葬了刘文公。

  十四、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庚辰,吴入楚。

十四、冬天,十一月,庚午(十八)日,蔡昭公带着吴王阖闾和楚国人在伯举交战,楚军战败。

  吴其称子何也?以蔡侯之以之,举其贵者也。蔡侯之以之,则其举贵者何也?吴信中国而攘夷狄,吴进矣。其信中国而攘夷狄奈何?子胥父诛于楚也,挟弓持矢而干阖庐。阖庐曰:“大之甚,勇之甚。”为是欲兴师而伐楚,子胥谏曰:“臣闻之,君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弗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正是日,囊瓦求之,昭公不与,为是拘昭公于南郢,数年然后得归。归乃用事乎汉,曰:“苟诸侯有欲伐楚者,寡人请为前列焉。”楚人闻之而怒,为是兴师而伐蔡。蔡请救于吴。子胥曰:“蔡非有罪,楚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为是兴师而伐楚。何以不言救也?救大也。日入,易无楚也。易无楚者,坏宗庙,徙陈器,挞平王之墓。何以不言灭也?欲存楚也。其欲存楚奈何?昭王之军败而逃,父老送之,曰:“寡人不肖,亡先君之邑,父老反矣,何忧无君?寡人且用此入海矣。”父老曰:“有君如此其贤也,以众不如吴,以必死不如楚。”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吴人,复立。何以谓之吴也?狄之也。何谓狄之也?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不正。乘败人之绩,而深为利,居人之国,故反其狄道也。

对吴国称为“子”,是因为蔡昭公的引领,因此使用了这个尊贵的称谓。蔡昭公带领吴国,所以要用尊贵的称呼,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吴国在中原国家的引导下,逐渐排斥夷狄之国,表明其进步。吴国是如何跟随中原国家并排斥夷狄的呢?伍子胥的父亲被楚王杀害,伍子胥握弓持箭去见阖庐。阖庐见状,赞叹道:“这个人真是孝心深厚,勇气非凡!”于是打算出兵讨伐楚国。然而,伍子胥劝谏道:“下臣听说,国君不应因寻常之人而举兵。况且侍奉国君就如同侍奉父亲,若为了父亲的仇恨而损害国君的道义,我不能这样做。”因此,他停止了出兵的想法。蔡昭公曾去楚国访问,身穿一件华美的狐裘大衣。在那一天,楚国的令尹囊瓦索求这件皮衣,但蔡昭公拒绝了。结果楚国将蔡昭公拘禁在南郢,直到数年后才得以回国。回国后,他在汉水祭祀时说道:“如果诸侯有意讨伐楚国,我请求作为前锋。”楚国听闻后怒火中烧,于是出兵讨伐蔡国,蔡国向吴国求援。伍子胥说:“蔡国并无过错,楚国不讲道义。如果您真心为中原国家担忧,那么此时可以出兵。”于是吴国出兵伐楚。为什么不称之为“救”呢?因为“救”这个词显得夸大了。记载进入的日期,是轻视灭楚。这种轻视源于吴国毁坏楚国的宗庙,搬走宗庙中的乐器,并且鞭打楚平王的尸体。为何不直接称之为“灭”呢?因为吴国希望保留楚国的存在。想要保存楚国的原因是什么呢?楚昭王的军队在战斗中失败后逃离,乡亲们前去送行。昭王感慨道:“我不贤能,失去了先君的城邑。你们回去吧,何必担忧没有国君呢?我将流亡到海岛上。”然而,乡亲们回应道:“有如此贤能的国君,虽说军队众多,楚国也不如吴国;但论及以必死的决心作战,吴国则无法与楚国相提并论。”于是,他们齐心协力进攻吴军,一夜之间三次击败吴国,楚昭王因此恢复了君位。为什么特别提到“吴”呢?因为将其视为夷狄之国。为何会将吴国视为夷狄之国呢?吴君住在楚君的寝室而以楚君的妻子为妻,吴国的大夫住在楚国大夫的寝室而以楚国大夫的妻子为妻。或许还有人想娶楚王的母亲,这显然是不合正道的。利用打败别人的功绩而极力谋取利益,占据别人的国家,所以是回到了夷狄之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