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二十有七年,春,齐侯使庆封来聘。

一、襄公二十七年,春天,齐景公派左相庆封作为使者来鲁国访问。

  二、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

二、夏天,鲁大夫叔孙豹和晋国大夫赵武、楚国大夫屈建、蔡国大夫公孙归生、卫国大夫石恶、陈国大夫孔奂、郑国大夫良宵、许国人、曹国人在宋地会面。

  三、卫杀其大夫宁喜。

三、卫国杀害了他们的大夫宁喜。

  称国以杀,罪累上也。宁喜弒君,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尝为大夫,与之涉公事矣。宁喜由君弒君,而不以弒君之罪罪之者,恶献公也。

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杀戮,表明其罪行与国君息息相关。宁喜曾杀害国君,而经文提到与国君相关的罪行,为什么?曾担任大夫的他被允许参与国家事务。宁喜因为新君而杀掉旧君,但并没有以杀害国君的罪名来指责他,这其实是为了表达对献公的厌恶。

  四、卫侯之弟专出奔晋。

四、卫国国君卫献公的弟弟姬专出逃投奔晋国。

  专,喜之徒也。专之为喜之徒何也?己虽急纳其兄,与人之臣谋弒其君,是亦弒君者也。专其曰弟何也?专有是信者,君赂不入乎喜而杀喜,是君不直乎喜也。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专之去,合乎春秋。

姬专,是宁喜的同党。姬专为宁喜的同党,为什么呢?尽管他急于让自己的兄长回国,却与他人的臣子共谋杀害国君,这也算是杀害国君的人。用“弟”来称呼姬专,是因为他与宁喜有约定。国君承诺赠送的财物未能兑现,反而杀了宁喜,显示出国君对宁喜的不守信任,因此姬专逃往晋国。在邯郸编织絇,他从未谈论过卫国的事务。姬专的离去符合《春秋》的大义。

  五、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

五、秋天,七月,辛巳(初五)日,鲁大夫叔孙豹和诸侯的大夫在宋地缔结盟约。

  淏梁之会,诸侯在而不曰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晋赵武耻之。豹云者,恭也。诸侯不在而曰诸侯之大夫,大夫臣也,其臣恭也。晋赵武为之会也。

在湨梁之会,诸侯在当地却不说诸侯的大夫,大夫们不尽臣道,晋国的赵武认为那是羞耻。当提到“豹”时,是表示恭敬。诸侯不在当地却说诸侯的大夫,表明大夫尽了臣子之道,他们的臣子很恭敬,因为是晋国的赵武发起的这次会盟。

  六、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六、冬天,十二月,乙亥(初一)日,朔日,发生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