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某甚聋,而与一狐善,狐耳语之亦能闻。每见上官,亦与狐俱,人不知其重听也。积五六年,狐别而去,嘱曰:“君如傀儡,非挑弄之,则五官俱废。与其以聋取罪,不如早自高也。”某恋禄,不能从其言,应对屡乖。学使欲逐之,某又求当道者为之缓颊。一日执事文场,唱名毕,学使退与诸教官燕坐。教官各扪籍靴中,呈进关说。已而学使笑问:“贵学何独无所呈进?”某茫然不解。近坐者肘之,以手入靴,示之势。某为亲戚寄卖房中伪器,辄藏靴中,随在求售。因学使笑语,疑索此物,鞠躬起对曰:“有八钱者最佳,下官不敢呈进。”一座匿笑。学使叱出之,遂免官。
有一位教官,耳朵聋得厉害,但他和一只狐狸很好,这只狐狸在他耳边低声细语,他也能听得见。每次去见上级,他都带着狐狸,因此别人并不知道他耳朵聋。如此过了五六年,狐狸向他告别,临行前叮嘱他说:“你就像傀儡一样,没有人操纵,你的五官就都没用。与其因为耳聋得罪上司,不如趁早辞官而去。”但是这位教官贪恋俸禄,没有听从狐狸的忠告,结果在回答上级问题时经常出错。学使想赶他走,他又求主事的官员替他说情。一天,教官们在考场主持考试,点名后,学使下来和教官们闲坐。教官们从靴子里拿出想为之求情的考生名单,呈献给学使来说人情、通关节。过了一会儿,学使笑着问他:“这位先生为什么独独没有什么要说的呢?”他没有听清楚学使的话,一脸茫然。坐在他旁边的人用手肘碰了他一下,将手伸靴子里,向他示意。这位教官替亲戚寄卖夫妻房事用具,将其藏在靴子里,随时准备向人推销。他看到学使笑着对他说话,误以为学使想要这个东西,便鞠个躬站起来说道:“有一种八钱的最好,下官不敢呈上。”在座的教官都偷偷地笑。学使大声呵斥他出去,于是他被免了职。
异史氏曰:“平原独无,亦中流之砥柱也。学使而求呈进,固当奉之以此。由是得免。冤哉!”
异史氏说:后汉平原相史弼在别人举报有政治异见人士时,保持独立人格,没有举报,这个教官也和他一样,没有求学使通关节,可以算是中流砥柱了。学使竟然索要下属的呈进,本来就该把那玩意儿送给他。因为这个被免职,实在冤枉啊!
朱公子子青《耳录》云:“东莱一明经迟,司训沂水。性颠痴,凡同人咸集时,皆默不语;迟坐片时,不觉五官俱动,笑啼并作,旁若无人焉者。若闻人笑声,顿止。日俭鄙自奉,积金百余两,自埋斋房,妻子亦不使知。一日独坐,忽手足动,少刻云:‘作恶结怨,受冻忍饥,好容易积蓄者,今在斋房。倘有人知,竟如何?’如此再四。一门斗在旁,殊亦不觉。次日迟出,门斗入,掘取而去。过二三日,心不自宁,发穴验视,则已空空。顿足拊膺,叹恨欲死。”教职中可云千态百状矣。
朱子青在《耳录》一书中写道:“东莱一个姓迟的贡生,到沂水县当学官。他性格古怪,常常在同僚聚会时保持沉默。迟某坐一会儿,不知不觉五官都会动起来,又哭又笑,旁若无人,如果听到人的笑声,就会马上停止。他过着简朴的生活,节俭省吃,积攒了一百多两银子,自己埋在书房里,连妻子都不让知道。一天,他独自坐着,突然手脚动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我做了坏事,结下了仇怨,忍饥挨冻,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钱,现在就在书房里。如果有人发现了,我该怎么办呢?’他反复说了几遍,一个门斗站在旁边,他也一点儿没感觉到。第二天,迟某外出后,那个门斗进了书房,挖出银子取走了。过了两三天,迟先生心中不安,打开藏钱的地方一看,发现已经空了,他不禁悔恨不已,捶胸顿足,叹气后悔得要死。”教官中的事情,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