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

程登吉 Ctrl+D 收藏本站

取善辅仁,皆资朋友;往来交际,迭为主宾。

借鉴他人优点,增进自己仁德,全靠朋友;朋友之间,往来交际,应当轮流做东互为宾主。

  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曰丽泽。

你我同心的朋友叫做“金兰”;朋友之间的相互资助叫做“丽泽”。

  东家曰东主,师傅曰西宾。

东家叫做“东主”,师傅叫做“西宾”。

  父所交游,尊为父执;己所共事,谓之同袍。

父亲的朋友尊为“父执”;与自己共事的人称为“同袍”。

  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

心愿相投、志趣相合,这样的友情,称作“莫逆”​;老年人和年轻人交朋友,完全不顾年龄上的巨大差距,叫“忘年交”​。

  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刎颈之交”,说的是战国时候的蔺相如和廉颇生死与共的情谊;“总角之好”,是说三国时期的孙策和周瑜在小的时候就是好朋友。

  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

“胶漆相投”​,形容陈重与雷义的友情像胶与漆那样黏合在一起牢不可分;​“鸡黍之约”​,指张元伯和范巨卿朋友相交,相互信任。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和好人交往,就像进入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就无法闻到它的香味了;和恶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卖咸鱼的铺子,时间久了也闻不到它的腥臭味了。

  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

“肝胆相照”​,指关系密切如同肝胆,这才算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意气不孚”​,是说意趣志向各不相同,只能算挂在嘴上的好朋友。

  彼此不合,谓之参商;尔我相仇,如同冰炭。

彼此合不来,就像参星与商星永不相会,称作“参商”​;双方结仇怨,好比冰块和炭火无法并存,称作“冰炭”​。

  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时候得罪朋友,只因不肯分享干粮这样的小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打磨玉器,比喻可以借鉴朋友,帮助自己改正错误。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

“落月屋梁”是描绘杜甫梦见李白的容颜;“暮云春树”则表达了杜甫想望李白的风采。

  王阳在位,贡禹弹冠以待荐;杜伯非罪,左儒宁死不徇君。

王阳当了官,贡禹就弹掉自己帽子上的灰尘等待被推荐做官;杜伯无罪却被杀,左儒宁愿与朋友一起死也不屈从周宣王。

  分首判袂,叙别之辞;拥彗扫门,迎迓之敬。

“分首”和“判袂”都是表示朋友告别的词语;“拥彗”和“扫门”,则是迎接客人的到来而表示的敬意。

  陆凯折梅逢驿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维折柳赠行人,遂唱《阳关三叠》曲。

陆凯折一枝梅花托驿使转给范晔,告诉他江南早春的信息;王维折一枝柳条送给将远行的朋友,于是有了《阳关三叠》曲。

  频来无忌,乃云入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

经常来往没有顾忌的人,称之为“入幕之宾”;不请却自己来的客人,称之为“不速之客”。

  醴酒不设,楚王戊待士之意怠;投辖于井,汉陈遵留客之心诚。

不再为不喝酒的穆生专门准备低度数的甜米酒,楚王刘戊对待贤士的态度日渐怠慢;将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汉人陈遵挽留客人的心意过于诚恳。

  蔡邕倒屣以迎宾,周公握发而待士。

蔡邕急着迎接客人把鞋子都穿倒了,周公洗头发的时候有客人来访,他捏着头发就出去了。

  陈蕃器重徐稚,下榻相延;孔子道遇程生,倾盖而语。

陈蕃特别器重名士徐稚,专门设置了一个床榻接待他;孔子在路上遇见程生,停车亲密交谈,车盖倾斜相交。

  伯牙绝弦失子期,更无知音之辈;管宁割席拒华歆,调非同志之人。

伯牙扯断琴弦永不弹奏,因为钟子期死后,世上再也无人听懂他的琴音;管宁割断坐席,远离趋炎附势的华歆,说他不是志同道合之人。

  分金多与,鲍叔独知管仲之贫;绨袍垂爱,须贾深怜范叔之窘。

经商分利时宁肯让管仲多拿一份,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很贫穷;把绨袍送给范雎,是须贾对他的困窘表示同情。

  要知主宾联以情,须尽东南之美;朋友合以义,当展切偲之诚。

须明白:主宾之间联络感情,目的是广交名震一方的贤俊;朋友相交,是出于道义上的认同,应当坦诚地相互督促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