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间,历城令梦城隍索人服役,即以皂隶八人书姓名服牒,焚庙中;至夜八人皆死。庙东有酒肆,肆主故与一隶有素。会夜来沾酒,问:“款何客?”答云:“僚友甚多,沽一尊少叙姓名耳。”质明,见他役,始知其人已死。入庙启扉,则瓶在焉,贮酒如故。归视所与钱皆纸灰也。令肖八像服庙,诸役得差,皆先酬之乃行;不然,必遭笞谴。
明朝万历年间,历城县令梦见城隍要求派人去服役,便将八个差人的姓名写在简牒上,在庙中焚化。当晚,这八个差人都死了。庙东有一家酒店,店主原来与其中一个差人有些交情。正好那夜差人来买酒,店主问:“招待什么客人呀?”差人回答:“一同工作的朋友很多,买一瓶酒一起叙叙。”第二天天亮,店主见到了其他差人,才知道那个差人已经死了。店主走进城隍庙,打开庙门,看见酒瓶还在,酒量丝毫未减。回家检查差人给的钱,发现全是纸灰。县令塑了八个差人的像放在庙里。其他差人每被差遣,都要先来致祭他们才行,否则,一定会受到县令的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