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近;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近则近,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眹。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君臣上下之间的事,是很难预料的。有的人与君主相距遥远反而受君主亲近,有的人与君主近在咫尺反而被君主疏远。有的人主动亲近君主,反而不被使用;有的人要离开反而被君主所诏近。有的人天天出现在君主面前也得不到任用,有的人只是远远听到他的名声,君主却朝思暮想要得到他。这都是由于内心相知的程度不同所致,本源于君臣之间平时的结交。有的以道德结交,有的以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道相结交,有的以财物相结交,有的以美色娱乐相结交。顺着君主之意,那么,你就能想入就入,想出就出;想亲就亲,想疏就疏;想靠近就能靠近,想离开就能离开;想自己得到征召,就能得到征召,想让君主思念自己就能让君主思念。就像青蚨母子相随而不分离一样,出与入都没有缝隙行迹,独自自由自在地往来,没有人能够阻止。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
所谓“内”,就是向君主进献言辞,以言辞来结交君主;所谓“揵”,就是向君主进献计谋,以计谋来打通阻塞,得到君主的信任。想去游说君主的时候,必须先审时度势,暗中揣测君主的真实想法和意图;要想向君主进献计谋时,必须顺着君主的意愿。己方暗中考虑是否可行之后,再对君主公开说出行事之得失,以此来迎合君主的心志。进献计谋要选准时机,对方一旦有应,即进献以合于国君的谋虑。先须经过详细的周密的计谋,然后去回应君主,那么,则没有不当的。
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近其变。以变近内者,若管取揵。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如果己方的言辞或计谋与君主不合的,就不能施行。于是就揣摩时机是否适宜,从有利于实施的方便出发,来改变策略。以灵活变通的方式来结交君主。做到这样,那么达到目的就像用钥匙开锁一样,变被动为主动。游说时,涉及已发生事件,要用“顺辞”,即顺从君主之意的言辞;在游说中涉及还未发生的事件时,要用“变言”,即有变通余地的话。善于应变的须做到知悉各国地理形势、精通天文四时的变化;这样就能做到役使鬼神,与阴阳之理相合,驱使民众。见到君主处理事情的计谋和措施,就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和意图。己方所行之事有时不能与君主之意相合,是因为我们对对方之意了解不够多。如果对君主之意了解不多,即使己方主动迎合他,也不能得到君主发自内心的真诚信任,表面上与己方亲近而暗地里却很疏远。不合于君主之意的事,圣人是不会谋划的。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近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所以那些关系疏远反而得到君主亲近的人,是因为他们与君主暗中心意相通;那些关系亲近反而被君主疏远的人,是因为他们与君主之意不能契合。主动亲近反而不被任用的,是因为他的预测和策略不得于君主之心;离开朝廷反而被君主下令诏回的人,是因为他预测的事后来应验了。天天在君主面前不被任用的人,那是因为措施不合于君主之意;君主远远听到他的名声就朝思暮想要得到的人,那是因为他的计谋与君主相合,君主等待他来决策事情。所以说如果找不到双方的共通之处而仓促谋事,则必遭排斥;得不到对方的实情而实施游说,则必被否定。得到对方的实情,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此法用之实践,就可自由自在地出入朝廷,就可轻易地与君主的内心相交结,而使君主敞开心扉。所以圣人能成就事业,就是在知悉客观情况基础上,预先知道可否,所以才能驾驭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窹,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在游说时,要顺着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等方面来进言,从《诗经》、《尚书》中征引语句,在此基础上夹杂进自己的言辞,或增加或减少,来议论时局,决定自己是离开还是留下辅助君主。如果决定辅助君主,那么就要与君主的内心相交结;如果要离开,那么就不用去迎合君主的内心了。无论是用“外”还是用“内”都必须符合与君主相处的规律。对遇到的疑难之事,先揣测清楚然后再出计谋解决它。计谋从来没有失策的,就能立功建立德业。既能帮助国君处理好君臣之间的职分,又能帮助国君治理百姓,使百姓有固定的产业,这就叫从内部与君主交结。君主昏暗,国家得不到治理,臣民作乱,国君尚不悟而觉察,则可考虑返回,不再为其谋划。对于那些内心自以为是而不能采纳别人之说的君主,己方只能假意去称颂他,以钓取他的欢心。如果有君主之命来召己,那么就接受它侍奉它,然后使用它以行自己的意愿。如果自己要离开君主,就说自己继续留在君主身边将会危害到他,这样君主就自然会放行。或去或留,就像圆环一样随着情况的不同而转换,让人不知他的作为。做到这样,可以说是能懂得全身而退的大法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