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寺本名慧因寺,后唐天成二年,吴越钱武肃王建也。
高丽寺的原名为慧因寺,后唐天成二年,由吴越国的武肃王钱镠修建。
宋元丰八年,高丽国王子僧统义天入贡,因请净源法师学贤首教。元?二年,以金书汉译《华严经》三百部入寺,施金建华严大阁藏塔以尊崇之。元?四年,统义天以祭奠净源为名,兼进金塔二座。杭州刺史苏轼疏言:“外夷不可使屡入中国,以疏边防,金塔宜却弗受。”神宗从之。元延?四年,高丽沈王奉诏进香幡经于此。至正末毁。洪武初重葺。俗称高丽寺。础石精工,藏轮宏丽,两山所无。万历间,僧如通重修。余少时从先宜人至寺烧香,出钱三百,命舆人推转轮藏,轮转呀呀,如鼓吹初作。后旋转熟滑,藏轮如飞,推者莫及。
北宋元丰八年,高丽国的王子僧统义天来到朝廷进贡,并向净源法师请求学习贤首教。元祐二年,僧统义天用金泥抄写了三百部汉译《华严经》,赠送给寺庙,并施舍黄金用于修建华严大阁,将经文藏在塔中以示尊崇。元祐四年,僧统义天以祭奠净源法师为名,奉献了两座金塔。杭州刺史苏轼上疏道:“不应允许外国人屡次进入中国,从而放松边防,因此应当拒绝接受金塔。”宋神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元延祐四年,高丽国的沈王奉诏在寺中烧香拜佛,并进献经幡。元至正末年,寺庙遭毁,洪武初年重新修缮,俗称高丽寺。石基工艺精良,轮藏宏伟壮丽,是南北高峰一带寺庙所未曾拥有的。万历年间,僧人如通进行了重建。我小时候跟随母亲到寺里烧香,花费三百钱,命仆人推转轮藏。轮藏转动时发出呀呀作响,如同乐器初次演奏般。后来,转动变得熟练顺滑,藏轮仿佛飞起来一样,推的人都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