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

一、襄公二十五年,春天,齐国大夫崔杼率军讨伐我鲁国的北部边境。

  二、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弒其君光。

二、夏天,五月,乙亥(十七)日,齐国大夫崔杼杀害了他的国君姜光。

  庄公失言,淫于崔氏。

齐庄公言语失当,与崔氏之妻通奸。

  三、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

三、鲁襄公和晋国国君晋平公、宋国国君宋平公、卫国国君卫殇公、郑国国君郑简公、曹国国君曹武公、莒国国君莒犁比公、邾国国君邾悼公、滕国国君滕成公、薛国国君、杞国国君杞文公、小邾国国君在夷仪会面。

  四、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

四、六月,壬子(二十四)日,郑国大夫公孙舍之率军进入陈国。

  五、秋,八月,己巳,诸侯同于重丘。

五、秋天,八月,己巳(七月十二)日,诸侯在重丘同盟。

  六、公至自会。

六、鲁襄公从会盟地回国告祭祖庙。

  七、卫侯入于夷仪。

七、卫献公进入夷仪。

  八、楚屈建帅师灭舒鸠。

八、楚国令尹屈建率军灭亡了舒鸠国。

  九、冬,郑公孙夏帅师伐陈。

九、冬天,郑国大夫公孙夏率军讨伐陈国。

  十、十有二月,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

十、十二月,吴国国君谒讨伐楚国,攻打楚附属国巢国的城门,去世。

  以伐楚之事,门于巢,卒也。于巢者,外乎楚也。门于巢,乃伐楚也。诸侯不生名,取卒之名,加之伐楚之上者,见以伐楚卒也。其见以伐楚卒何也?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礼也。吴子谒伐楚,至巢,入其门,门人射吴子,有矢创,反舍而卒。古者虽有文事,必有武备。非巢之不饰城而请罪,非吴子之自轻也。

因讨伐楚国的缘故,攻打巢国的城门,最终去世。提到“于巢”,是指在楚国之外。攻打巢的城门,是为了讨伐楚国。诸侯在世时不称其名,只有在去世后才能称其名,这样将去世的名放在讨伐楚国之前,表明其去世与讨伐楚国有关。那么,为什么经文特别强调是因讨伐楚国而去世呢?在古时,大国经过小城,小城必定要加强防守并询问过错,这是符合礼制的。吴国国君前往讨伐楚国,抵达巢国,进入城门时,守门者用箭射击吴国国君,导致箭伤,使其返回军营后去世。古代虽然有不动用武力即可解决的问题,但仍需做好武力准备。这不仅是责备巢国未能修缮防御,也在指责吴国国君不重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