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中百蚕命,机上一絇丝。积丝成百絇,量体织新衣。
新衣颜色娇,衿袖无参差。昨日贴身素,今日生尘淄。
受尘不肯著,弃置衣何辞?山脚十亩棉,病叶黄其姿。
海雹横山来,接接打断枝。秋灯绝纺声,贫妇泣以悲。
蟋蟀鸣入床,夫君长别离。大儿薪一束,不供一粥炊。
小儿菜一匊,不救一日饥。旧纩捡空簏,破碎同蝶飞。
长泪续短线,寸寸心如灰。脱儿髁上布,剪妾衣里衣。
颠倒结作领,窄幅难成围。寄郎穷旅中,与郎瘦相宜。
漏屋彫瓦松,白日乌鸦啼。结烟为愁云,鸦孤雄不归。
燕子坐深堂,羃羃芙蓉帏。微命待西风,西风多偏私。
刺骨千丈霜,不与燕翼如。燕翼如白袷,皎皎明月辉。
可怜屋上鸦,鸦背木叶稀。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