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曰:“孰易者?”曰:“鬼魅最易。”曰:“何为?”曰:“夫犬马,人所共知也,旦暮见之,不易类,故难;鬼魅无形也,人皆未之见,故易也。”(见之 一作:罄于前;无形也 一作:无形者)
译文
有个给齐王作画的门客。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门客说:“画狗和马最困难。”(齐王)说:“画什么最容易?”(门客)说:“画鬼怪最容易。”(齐王)说:“为什么呢?”(门客)说:“因为狗和马人人都知道,每天都能看到,不容易画得像,所以显得难;鬼怪没有固定形态,人们都没有看过它们,所以很容易。”
注释
孰:什么。
鬼魅:鬼怪,即魅:“(妖)怪”。
何为:宾语前置,即“为何”,为什么。
夫: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旦暮:早晚。
类:画得像。
易:容易。
故:所以。
之见:宾语前置,即“见之”,见到它们。
这段对话简洁地阐述了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深刻道理。画者对齐王说,画犬马“难,因为它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态特征明确,稍有不准就容易被察觉,所以难以画好;而画鬼魅“容易,因为鬼魅无形,人们没有见过,可以随意发挥,不受现实束缚,所以容易。此文反映了艺术创作中真实描绘熟悉事物之难与虚构未知事物之易的对比,强调了艺术真实性与创造性的挑战,以及人们对未知事物想象力的无限性;同时,也说明胡编乱造“容易,但也“不真实,反倒是生活中一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简单不过的事情并不都能很容易去完成。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
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
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
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
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
归来归去来,宵济越洪波。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鸰。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