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坡

下杜乡园古,泉声绕舍啼。静思长惨切,薄宦与乖暌。
北阙千门外,南山午谷西。倚川红叶岭,连寺绿杨堤。
迥野翘霜鹤,澄潭舞锦鸡。涛惊堆万岫,舸急转千溪。
眉点萱牙嫩,风条柳幄迷。岸藤梢虺尾,沙渚印麑蹄。
火燎湘桃坞,波光碧绣畦。日痕縆翠巘,陂影堕晴霓。
蜗壁斓斑藓,银筵豆蔻泥。洞云生片段,苔径缭高低。
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小莲娃欲语,幽笋稚相携。
汉馆留馀趾,周台接故蹊。蟠蛟冈隐隐,班雉草萋萋。
树老萝纡组,岩深石启闺。侵窗紫桂茂,拂面翠禽栖。
有计冠终挂,无才笔谩提。自尘何太甚,休笑触藩羝。

杜牧

杜-(公元803-约852年),字-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
送一却迎两,无有暂时闲。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寒霜最瘦,春雨最肥。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藉中。后一岁,公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藉中。后二年,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又二岁,余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下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引园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之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阳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千载知经几暴秦,山中惟说避秦人。
仙源错引渔舟入,恼乱桃花自在春。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
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峡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翔鸟 一作:朔鸟)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