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卷六·齐景公墓花樽

张岱 Ctrl+D 收藏本站

霞头沈佥事宦游时,有发掘齐景公墓者,迹之,得铜豆三,大花樽二。豆朴素无奇。花樽高三尺,束腰拱起,口方而敞,四面戟楞,花纹兽面,粗细得款,自是三代法物。归乾刘阳太公,余见赏识之,太公取与严,一介不敢请。及宦粤西,外母归余斋头,余拂拭之,为发异光。取浸梅花,贮水,汗下如雨,逾刻始收,花谢结子,大如雀卵。余藏之两年,太公归自粤西,稽复之,余恐伤外母意,亟归之。后为驵侩所啖,竟以百金售去,可惜!今闻在歙县某氏家庙。

霞头沈佥事四方宦游时,发现有盗挖齐景公墓的人,一路追查,缴获三副铜豆、两个大花樽。那铜豆样式朴素无奇。大花樽高有三尺,中间束腰拱起,瓶口方正宽敞,四面像剑戟一样有棱有角,瓶身上面雕刻着兽面的花纹,粗细得当,款式相宜,自然是夏、商、周时期的古物。后来这些宝物归属乾阳刘太公所有,我很是喜欢,但太公不轻易索取赠予,不敢提要求。等到刘太公去粤西为官,岳母知道我喜欢,就把花樽拿给我放到书斋案头。我轻轻擦拭花樽,就显得异常光彩熠熠了。我取来梅花插在里面,倒些水,花樽汗如雨下,过了一会儿才停,花谢之后结子,大如雀卵。我收藏了两年,直到太公从粤西回来,检查他所收藏的宝贝时,我担心岳母因我而为难,急忙还回去了。后来太公受商人的利诱,竟然以一百两的价格卖了,实在可惜。如今听说花樽藏在歙县某氏的家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