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有三年,春,齐侯伐宋,围闵。
一、僖公二十三年,春天,齐孝公讨伐宋国,围攻闵邑。
伐国不言围邑,此其言围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
讨伐国家不应提及围攻城邑,而这里经文却提到了围攻,原因在于认为齐国以恶行报复恶行是不符合正道的。
二、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
二、夏天,五月,庚寅(二十五)日,宋襄公子兹父去世。
兹父之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为人君而弃其师,其民孰以为君哉?
不记录兹父的下葬,原因在于他失去了民心。那么,他为何失去了民心呢?这是因为他未能训练民众作战,这实际上是抛弃了他的军队。作为国君却弃置军队,民众又怎能将他视为国君呢?
三、秋,楚人伐陈。
三、秋天,楚国人讨伐陈国。
四、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四、冬天,十一月,杞国国君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