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昭公·四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雪。

一、昭公四年,春天,周王的正月,下了很大的雪。

  二、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

二、夏天,楚国国君楚灵王、蔡国国君蔡灵侯、陈国国君陈哀公、郑国国君郑简公、许国国君许悼公、徐国国君、滕国国君滕悼公、顿国国君、胡国国君、沈国国君、小邾国国君、宋国世子子佐、淮夷在申地会面。

  三、楚人执徐子。

三、楚国抓捕了许国国君。

  四、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遂灭厉。

四、秋天,七月,楚灵王、蔡灵侯、陈哀公、许悼公、顿国国君、胡国国君、沈国国君、淮夷讨伐吴国。伐吴的各国诸侯抓了齐国的庆封,杀了他。

  此入而杀,其不言入何也?庆封封乎吴锺离,其不言伐锺离何也?不与吴封也。庆封其以齐氏何也?为齐讨也。灵王使人以庆封令于军中曰:“有若齐庆封弒君者乎?”庆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曰:“有若楚公子围弒其兄之子而代之为君者乎?”军人粲然皆笑。庆封弒其君而不以弒君之罪罪之者,庆封不为灵王服也。不与楚讨也。春秋之义,用贵治贱,用贤治不肖,不以乱治乱也。孔子曰:“怀恶而讨,虽死不服,其斯之谓与。”遂,继事也。

这是进入吴国杀人的事,但经文没有使用“入”这个字,为什么呢?庆封被封在吴国的钟离,然而经文没有提到讨伐钟离,为什么呢?因为不认可吴国的分封。经文在庆封的姓氏前加上“齐”,为什么呢?这是表明齐国正在讨伐他。楚灵王派人在军中带着庆封发布号令,说:“有谁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害自己的国君吗?” 庆封回答道:“请稍等片刻,我也要说一句话。谁见过像楚国的公子围那样,杀害了他兄长的儿子并代替他为国君的呢?”军中士兵听后都哄堂大笑。庆封虽然杀害了自己的国君,却没有被定以弑君的罪名,因为他不服楚灵王的权威,经文也没有支持楚国对他的讨伐。《春秋》之大义在于,应该让地位尊贵者治理地位低贱者,让贤明者治理不肖者,不能用作乱者来治理作乱者。孔子曾说:“自身有恶行却去讨伐他人,即使对方死了,也不会心甘情愿屈服,不正是这样的情况吗?”

  五、九月,取缯。

五、各诸侯国接着灭亡了厉国。

  六、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孙豹卒。

六、冬天,十二月,乙卯(二十八)日,鲁大夫叔孙豹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