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
一、昭公五年,春天,周王的正月,鲁国撤消中军。
贵复正也。
赞赏恢复了正道。
二、楚杀其大夫屈申。
二、 楚国杀了他们的大夫屈申。
三、公如晋。
三、鲁昭公到晋国去访问。
四、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
四、夏天,莒国大夫牟夷带着牟娄和防、兹三地来投奔鲁。
以者,不以者也。来奔者,不言出。及防、兹,以大及小也。莒无大夫,其曰牟夷何也?以其地来也。以其地来,则何以书也?重地也。
“以”,就是不应当带着的意思。逃亡到鲁国的人,经文没有用“出”字,为什么呢?因为“及防、兹”是按地域大小顺序记载的。莒国没有天子册封的大夫,但经文却提到牟夷,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带来了土地。带来了土地,为什么特别记载呢?这是为了表达对土地的重视。
五、秋,七月,公至自晋。
五、秋天,七月,鲁昭公从晋国回来告祭祖庙。
六、戊辰,叔弓帅师败莒于贲泉。
六、戊辰(七月十四)日,鲁大夫叔弓率军在贲泉击败莒国军队。
狄人谓贲泉失台,号从中国,名从主人。
狄人称贲泉为失台,所有涉及称号的内容,按照中原地区的称谓方式记载;而涉及地名的部分,则依据所属地区或民族的方言记载。
七、秦伯卒。
七、秦国国君嬴后去世。
八、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
八、冬天,楚国国君楚灵王、蔡国国君蔡灵侯、陈国国君陈哀公、许国国君许悼公、顿国国君、沈国国君、徐国人、越国人讨伐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