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梅冈先生许相嵩,在狱十八年。读书之暇,旁攻匠艺,无斧锯,以片铁日夕磨之,遂铦利。得香楠尺许,琢为文具一,大匣三、小匣七、壁锁二;棕竹数片,为箑一,为骨十八,以笋、以缝、以键,坚密肉好,巧匠谢不能事。夫人丐先文恭志公墓,持以为贽,文恭拜受之。铭其匣曰:“十九年,中郎节,十八年,给谏匣;节邪匣邪同一辙。”铭其箑曰:“塞外毡,饥可餐;狱中箑,尘莫干;前苏后沈名班班。”梅冈制,文恭铭,徐文长书,张应尧镌,人称四绝,余珍藏之。
沈梅冈先生因为得罪了权相严嵩,被囚禁在监狱中长达十八年。期间他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工艺技能。没有斧头和锯子,他便用铁片日夜打磨,使其变得极为锋利。他获得了一块约一尺长的香楠木,将其雕刻成一件精美的文具,其中包括三个大匣、七个小匣和两把壁锁。同时还用几片棕竹制作了一把扇子,扇骨有十八根,用榫头连接,用针线缝缀,用锁键加固,坚实细密,就是能工巧匠也做不出这样的东西。沈夫人曾请求我的曾祖父文恭公为沈梅冈撰写墓志,拿着这些狱中所做的东西做见面礼。曾祖父接受了这个请求,并为他的匣子写下铭文:“十九年,汉中郎将苏武伴竹节;十八年,陪伴给谏沈梅冈的是这个匣子,竹节、匣子彰显的气节是一致的。”他还为扇子写了铭文:“塞外毛毡,饥时可食;狱中扇子,灰尘犹未干。前有苏武,后有沈梅冈,皆声名赫赫。”沈梅冈制作工艺品,文恭公撰写铭文,徐文长进行书写,张应尧负责镌刻,人们称为四绝,我珍藏着。
又闻其以粥炼土,凡数年,范为铜鼓者二,声闻里许,胜暹罗铜。
又听说沈梅冈先生用粥和土,炼了好几年,做成模具,铸成了两个铜鼓,声音在一里外都能听到,超过暹罗的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