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卷三·内篇·篇十九

刘向 Ctrl+D 收藏本站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晏子对以不与君陷于难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晏子对以不与君陷于难

  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也,何若?”

景公向晏子问道:“忠臣去侍俸国君,应该是怎样的呢?”

  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

晏子回答说:“君主遇难不为他殉死,君主出亡不为他送行。”

  公不说,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

景公不高兴,说道:“君主分割土地封给臣子,分封爵位让臣子显贵,君主遇难却不殉死,君主出亡却不送行,这能称为忠臣吗?”

  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不能与君陷于难。”

晏子回答:“如果臣子的忠言被国君采纳,那么国君终生都不会有灾难,臣子为什么要殉死呢?臣子的好谋略被国君听从,那么终身都不会出宫逃亡,臣子为什么要去相送追随呢?如果忠言不能被采纳,当灾难来临时为国君殉死,那是荒谬的枉死;好的谋略不被国君听从,国君出逃时却去追随他,那是虚伪的巧诈。所以忠臣能给君主献出好的计谋,不能跟君主一起陷于死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