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有三年,春,齐人、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一、庄公十三年,春天,齐国人、宋国人、陈国人、蔡国人、邾国人在北杏会盟。
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始疑之。何疑焉?桓非受命之伯也。将以事授之者也,曰可矣乎?未乎?举人众之辞也。
这是齐桓公和宋桓公。经文里称人,为什么呢?是因为一开始时有疑惑。为什么疑惑呢?因为齐桓公不是受到天子任命的方伯,将要把事委任给他。说:可以给他吗?不可以吗?经文用“人”字,是表示人数众多的说法。
二、夏,六月,齐人灭遂。
二、 夏天,六月,齐国灭亡了遂国。
遂,国也。其不日,微国也。
遂,是一个国家。经文不记载日期,因为是小国。
三、秋,七月。
三、秋天,七月。
四、冬,公会齐侯,盟于柯。
四、冬天,鲁庄公会见齐桓公,在柯结盟。
曹刿之盟也,信齐侯也。桓盟虽内与,不日,信也。
曹刿参加了会盟,齐桓公守信。尽管鲁庄公也参与了与齐桓公的会盟,但经文未记载具体日期,这是因为齐桓公确实守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