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卷三·内篇·篇七

刘向 Ctrl+D 收藏本站

景公问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业晏子对以不能

景公问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业晏子对以不能

  公问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夷吾保乂齐国,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翌州,吴越受令,荆楚惛忧,莫不宾服,勤于周室,天子加德。先君昭功,管子之力也。今寡人亦欲存齐国之政于夫子,夫子以佐佑寡人,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

景公问晏子:“从前先君桓公有管仲治理齐国,能够成就武功,树立文德。他会合其他诸侯,保全中原之国,使吴国、越国服从命令,楚国闻之恐惧。天下没有不敬服的,保护了周王室,使周天子的美德增加,使先君桓公的功绩卓著。这些都是管子的功劳。现在我也想把齐国的政事托付给先生,希望您能辅佐我,使先君桓公的功业发扬光大,继承管子的事业。”

  晏子对曰:“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国有什伍,治遍细民,贵不凌贱,富不傲贫,功不遗罢,佞不吐愚,举事不私,听狱不阿,内妾无羡食,外臣无羡禄,鳏寡无饥色;不以饮食之辟害民之财,不以宫室之侈劳人之力;节取于民,而普施之,府无藏,仓无粟,上无骄行,下无谄德。是以管子能以齐国免于难,而以吾先君参乎天子。今君欲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则无以多辟伤百姓,无以嗜欲玩好怨诸侯,臣孰敢不承善尽力,以顺君意?今君疏远贤人,而任谗谀;使民若不胜,藉敛若不得;厚取于民,而薄其施,多求于诸侯,而轻其礼;府藏朽蠹,而礼悖于诸侯,菽粟藏深,而怨积于百姓;君臣交恶,而政刑无常;臣恐国之危失,而公不得享也。又恶能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乎!”

晏子回答:“从前我们的国君桓公,能够信任、启用贤能之人,国家有什伍的管理制度,治理规范遍及百姓。地位高贵的不欺凌地位低微的,富有的不傲视贫穷的,奖赏有功之人也不遗漏罢官还乡者,有才能的不唾弃愚笨的,办事没有私心,审理案件不偏袒。宫内妻妾没有多余的粮食,外朝臣没有过多的俸禄,即便是鳏寡之人也没有饥饿的面色。不因自己饮食奢侈而耗费百姓的财力,不因追求宫室的奢华而劳累百姓的体力。有节制地取之于民,同时广泛惠及百姓。库府没有多余的储藏,仓库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君上没有骄横之行,臣下没有谄媚之风。如此管子才能够使齐国免于灾难,使先君能与周天子并立。如今,君王您想要彰显先王的功绩,继承和发扬管子的治国大业,就不要用邪僻行为去伤害百姓,不要因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与诸侯结怨。臣子们怎么敢不奉命秉承君王的善念,竭尽全力治理国家,实现君王的意愿呢?现在您疏远贤德之人,却重用谄媚小人;竭力役使人民,仍觉得不满足;肆意收敛钱财,却从未得到满足;向人民索取甚多,却施舍甚少;向诸侯索取甚多,却轻视对他们的礼仪;仓库里的物资都腐烂生虫了,却无视对诸侯的礼仪;粮食储藏得很严密,可百姓心中怨恨甚多;君臣之间互相仇视,政令刑罚反复无常。我担心国家有丧失的危险,而您也就不能享有齐国了。又怎么能够让先君桓公的功业发扬光大,继承管子的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