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善者

孙膑 Ctrl+D 收藏本站

善者,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故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车坚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故善者制险量阻,敦三军,利屈伸,敌人众能使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

善于用兵的将领,在面对敌军战备精良人多势众而又勇猛善战的时候,能使敌军兵力分散而不能相互支援营救,在遭到攻击时而不能互通消息了解实情。就这样,敌军虽然挖掘深沟修筑高垒却不能做到坚固易守,战车虽然坚固而且兵器锐利,却不能发挥战备精良的威力,军兵虽然勇猛有力却算不上强大。所以,善于用兵的将领,擅长审视周边地势并能合理利用地形的险阻进行布阵,能够督促本部的三军将士进退自如,当遇到敌军兵力多的时候能使他们的阵势变得单薄,在敌军囤积的军粮充足的时候能用计谋使他们挨饿受冻,在敌军稳守不动的情况下能使他们倦怠疲劳,就算是敌军已得天下民心,也能使其军中将士离心离德,在敌人三军将士原本同心协力的状态下,能使他们开始相互猜忌而变得不和睦。

故兵有四路、五动: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进,动也;退,动也;左,动也;右,动也;默然而处,亦动也。善者四路必彻,五动必工。故进不可迎于前,退不可绝于后,左右不可陷于阻,默然而处,□□于敌之人。故使敌四路必穷,五动必忧。进则傅于前,退则绝于后,左右则陷于阻,默然而处,军不免于患。

所以说,用兵有“四路五动”​:前进,是一条路;后退,是一条路;向左,是一条路;向右,也是一条路。前进,是动;后退,是动;向左,是动;向右,是动;在原地按兵不动,同样也是动。善于用兵的将领要做到“四路”务必通达,​“五动”务必达到运用巧妙。因此,当自己的军队前进时,敌军不敢迎面阻挡,向后退兵之时,敌军不敢出兵绝断我军后路,不论向左或者向右进军都不会陷入险境而遭到敌军阻拦,按兵不动时,也不惧怕前来袭击的敌人。所以,反过来一定要使敌军“四路”全都受阻而无路可走,致使他们的“五动”必有忧患而不顺畅。前进时必有我军迫近阻挡在他们的前面,后退时则必定会被我军切断后路,不论向左还是向右进军都会陷入险境而遭到我军阻拦,即使按兵不动,敌军将士也避免不了被我军打击的祸患。

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以此薄敌,战必不胜矣。我饱食而侍其饥也,安处以侍其劳也,正静以侍其动也。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

善于用兵的将领能使敌军偃旗息鼓卷起铠甲向远方急速前进,也能使敌军为了逃命而日夜兼程,甚至疲惫而病也得不到休息,又饥又渴而不能抽出时间吃饭喝水。用这样的方法逼迫敌军,致使敌人以这样的状态进行交战,那么他们肯定是不能取胜了。而我军此时却是以饱腹等待饥饿的敌军,以安逸的状态等待敌军的疲劳无力,这也可以叫作以逸待劳,以整齐的阵队按兵不动而静观敌军行动,这也可以称之为以静制动。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与敌军交战,我军将士一定会勇往直前而绝不后退,即使踩踏了敌人锋利的刀刃,也绝不会接二连三地转身败退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