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祠在城隍庙右,内为道士精庐。北眺西冷,湖中胜概,尽作盆池小景。南北两峰如研山在案,明圣二湖如水盂在几。窗棂门槔凡见湖者,皆为一幅图画。小则斗方,长则单条,阔则横披,纵则手卷,移步换影。若遇韵人,自当解衣盘礴。画家所谓水墨丹青,淡描浓抹,无所不有。昔人言“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川”,盖谓此也。火居道士能为阳羡书生,则六桥三竺,皆是其鹅笼中物矣。
火德祠在城隍庙的右边,里面是道士的修炼之所。站在这里向北望去,可以看到西泠桥,西湖的壮丽景色仿佛都浓缩成盆景池塘般的小景致。南北两座山峰宛如桌案上的笔架和砚台,明圣二湖似几案上的笔洗。即便是透过窗棂和门框所见的湖景,也都宛如美丽的图画。小的是一尺见方的书画,长的是单幅长条的,宽的是长条形横幅,竖的是长条形手卷,移动脚步,景致也随之变化。如果途中遇到有雅韵之士,自然可以一同盘腿坐下,尽情畅谈。画家所描述的水墨丹青,淡描浓抹,在这里几乎无所不有。古时曾有人说:“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川”,大概就是这种意思。如果火居道士能做阳羡书生,那么六桥、三竺,都是鹅笼中物了。
张岱《火德祠》诗:
中郎评看湖,登高不如下。千顷一湖光,缩为杯子大。
余爱眼界宽,大地收隙罅。瓮牖与窗棂,到眼皆图画。
渐入亦渐佳,长康食甘蔗。数笔倪云林,居然胜荆、夏。
刻画非不工,淡远长声价。余爱道士庐,宁受中郎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