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须尽些父母恩情。
面前的百姓便是你的儿孙,不要认为百姓软弱可欺,而应想到多为自己的儿孙留些阴德;坐在大堂上的官称为父母官,不要以为一个官好当,同时还要做些尽父母的责任与恩情。
善体黎庶情,此谓民之父母;广行阴骘事,以能保我子孙。
善于体察民情,这样的官才能称作是百姓的父母;广泛地施行一些能积阴德的好事,以便能庇佑子孙。
封赠父祖易得也,无使人唾骂,父祖难得也。恩荫子孙易得也,无使我毒害,子孙难得也。
为祖父、父亲求得封赏容易,要使别人不唾骂祖父、父亲就难得了;使子孙得到自己的庇护容易,但不使我毒害子孙就难得了。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
洁身自好方能不丢失自己善良美好的本性,关爱百姓的关键在于发自内心地亲爱百姓。
朝廷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朝廷立法不能不严格,官署执法不能没有宽容之心。
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亟于扬善而勇于去奸,缓于催科而勤于抚字。
管理下属要严格,抚恤百姓要宽厚;要大力宣扬好人善事,勇于惩处奸人坏事;催缴税收要缓和,安贫抚弱要勤勉。
催科不扰,催科中抚字;刑罚不差,刑罚中教化。
催收租税时不要惊扰百姓,要在催收租税中安抚百姓;施用刑罚不要出现偏差,要在施用刑罚中教化百姓。
刑罚当宽处即宽,黎庶皆上天儿女。财用可省时便省,丝毫皆下民脂膏。
处以刑罚能宽大的地方就宽大处理,草树也是上天赋予的生命,更何况人呢?财用能节省的就尽量节省,一丝一毫都是民脂民膏。
居家为妇女们爱怜,朋友必多怒色。做官为左右人欢喜,百姓定有怨声。
在家中为了爱怜妻妾而疏远朋友,那么朋友大都不高兴;做官只为了让衙门中人喜欢而疏远百姓,那么百姓定会有所怨言。
官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君亲。道不必博施,要在有裨民物。
出仕为官不必高贵显赫,希望不辜负君王就好。推行道义不必广泛施予,关键在于有益百姓。
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
俸禄哪里需要那么多,当退则退。不用等到年老,有病就辞官回家。
天非私富一人,托以众贫者之命;天非私贵一人,托以众贱者之身。
上天不会只让一个人富裕,而用大多数人的贫穷来衬托他。上天不会只让一个人显贵,而用大多数人的卑贱来衬托他。
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在世上活一天就要做一天好人;在朝廷做一天官就要做一件好事。
贫贱人栉风沐雨,万苦千辛,自家血汗自家消受,天之鉴察犹恕;富贵人衣税食租,担爵受禄,万民血汗一人消受,天之督责更严。
贫贱之人终日在风雨中奔波,历经千辛万苦,自己食用以血汗钱换来的衣食,上天看了都觉得可恕;而做官的人接受朝廷俸禄,衣食住行都是百姓用血汗钱供养的,因此上天对他们的监督更加严格。
平日诚以治民而民信之,则凡有事于民,无不应矣;平日诚以事天而天信之,则凡有祷于天,无不应矣。
平常以诚对待百姓,百姓就会信任他,如果有事有求于百姓,必会鼎力相助。平常以诚对待上天,上天必会信任他,只要有事乞求上天,上天必会满足。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底卿相;士夫徒贪权希宠,竟成有爵底乞儿。
平民百姓如果愿意积德行善,就是没有官位的公卿丞相;士大夫只贪图权利、谋求宠爱,最终会变成有官位的乞丐。
无功而食,雀鼠是已;肆害而食,虎狼是已。
对百姓没有功劳,却食用俸禄,这样的当官者如同老鼠、麻雀;肆意残害百姓而食用俸禄,这样当官的人就如同残忍的虎狼。
毋矜清而傲浊,毋慎大而忽小,毋勤始而怠终。
不要夸赞自己的清高而鄙视他人的庸俗,不要处理大事谨慎而对小事粗心,不要做事开始勤勉而最终懈怠。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勤劳能够弥补笨拙,节俭能够培养廉洁的品行。
居官廉,人以为百姓受福,予以为锡福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约己裕民者后代不昌大耶?!居官浊,人以为百姓受害,予以为贻害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瘠众肥家者历世得久长耶?!
为官清廉,人们认为这是百姓有福气,我认为这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赐福不少,有谁曾经见过约束自己、造福百姓的官员,后代却不昌盛兴旺的?为官贪浊,人们认为这是百姓在受害,我认为这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不少祸患,有谁曾经见过使百姓贫困而自家富庶的官员,家族能够长盛的?
以林皋安乐懒散心做官,未有不荒怠者;以在家治生营产心做官,未有不贪鄙者。
以山林隐居的安逸懒散的心态来做官,政事没有不荒废懈怠的;以自家经营的理念去做官,没有不贪婪鄙诈的。
念念用之君民,则为吉士;念念用之套数,则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则为贼臣。
全心全意想着君王和百姓的人,是国家的栋梁。一门心思想着官场路数的人,是恶俗的官吏。一门心思想着自己身家利益的人,是乱臣贼子。
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
古代为官之人体恤百姓,现代为官之人却只知关心自己。
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
古代为官之人在百姓身上下功夫,现在的为官者则是在上司眼皮底下做功夫。
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守分;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尽分。
家中的亲属能忘记自己的亲人中有官员,才能守住本分;为官的人忘记了自己家庭的利益,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
君子当官任职,不计难易,而志在济人,故动辄成功;小人苟禄营私,只任便安,而意在利己,故动多败事。
君子做官任职,不计较事情的难易,志在帮助贫困的百姓,所以常常能够取得好的功名;小人多无功受禄营私舞弊,只做容易的事,目的是图谋私利,因此常常身败名裂。
职业是当然底,每日做他不尽,莫要认作假。权势是偶然底,有日还他主者,莫要认作真。
公务是理所当然要做的,每天做也做不完,不要因为这样就玩忽职守;权势是偶然得到的,终有一天会交给他人掌管,不要因为这样就怙恃弄权。
一切人为恶,犹可言也,惟读书人不可为恶;读书人为恶,更无教化之人矣!一切人犯法,犹可言也,惟做官人不可犯法;做官人犯法,更无禁治之人矣!
所有人做了坏事都可能情有可原,只有读书人不可以作恶,读书人做坏事,就再没有可以教化百姓的人了!所有人触犯了法律都有可能情有可原,只有做官的人不可以犯法,为官者犯法,就再没有整顿治理社会的人了!
士大夫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为官者救世济民,应看重实效,不能只图名声地位,只图名声地位就会损害德行;为官者应为国为民出力,不能到处炫耀,炫耀必会招来诽谤。
以处女之自爱者爱身,以严父之教子者教士。
自爱如同处女洁身自爱,教人如同严父教子。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执法严如山,守身犹如玉,爱民犹如子,去害犹如仇。
陷一无辜,与操刀杀人者何别?释一大憝,与纵虎伤人者无殊!
陷害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与拿刀杀人有什么分别;释放一个穷凶极恶的人,与放虎伤人有什么不同。
针芒剌手,茨棘伤足,举体痛楚;刑惨百倍于此,可以喜怒施之乎?虎豹在前,坑阱在后,百般呼号;狱犴何异于此,可使无辜坐之乎?
针尖刺手或是荆棘扎足,都会让人全身疼痛,而酷刑又比这残忍了许多,怎能乱施刑罚呢?虎豹掉落陷阱,不停地呼叫,这与人身处囚牢又有何区别,怎能让无辜者坐牢呢?
官虽至尊,决不可以人之生命,佐己之喜怒。官虽至卑,决不可以己之名节,佐人之喜怒。
官位即使再尊贵,也绝不能用他人的性命成全自己的喜怒之情;官位即使再低微,也绝不能用自己的名节附和他人的喜怒。
听断之官,成心必不可有;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无。
断案的官吏绝不可以有成见;担任大事的官吏一定不能没有打算。
无关紧要之票,概不标判,则吏胥无权。不相交涉之人,概不往来,则关防自密。
无关紧要的政令公文,一概不签发,这样官府中的小官吏就没了权力;没有公务往来的人,一概不与交往,这样国家的机密就会保守严密。
无辜牵累难堪,非紧要,祗须两造对质,保全多少身家。疑案转移甚大,无确据,便当末减从宽,休养几人性命。
连累无辜,造成难堪,这并不要紧,只要双方对质,就可保全许多清白之人!疑案辗转难定,没有确凿证据,就应当从宽发落,这才可多保住几个人的性命。
呆子之患,深于浪子,以其终无转智。昏官之害,甚于贪官,以其狼籍及人。
呆蠢的人所能带来的祸患,比放浪之人能带来的危害更严重,因为他终生都没有变聪明的可能;昏庸的官员带来的灾害,比贪官污吏带来的伤害更严重,因为他造成的混乱局面会危及众人。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做官的人肯关心百姓一分,百姓就会得到十分的恩惠;做官的人肯吃一点苦,百姓就会得到无穷的恩泽。
礼繁则难行,卒成废阁之书。法繁则易犯,更其决裂之罪。
礼节繁琐便难于施行,终究会成为无法实施的一纸空文;法令繁多便易于触犯,这要比深重的罪行还要可怕。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易风俗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反之,毋强矫其所难。
善于启迪人心的人,应该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他人知晓处因势利导,而不能强迫其接受自己的意见;善于改善风俗的人,应从容易处渐渐引导,且不可用强制手段使其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
非甚不便于民,且莫妄更;非大有益于民,则莫轻举。
不是非常不便于百姓的政令,暂且不要妄自更改;不是非常有益于百姓的举措,暂且不要轻易施行。
情有可通,旧有者不必过裁抑,免生寡恩之怨;事在得已,旧无者不必妄增设,免开多事之门。
情理上能讲得通的法令,就不要将旧的条款做过多删减,以免刻薄寡恩而招致百姓的不满;不得已需要颁布的法令,千万不要随意增设一些原本没有的条款,以致给百姓带来更多麻烦。
为前人者,无干誉矫情,立一切不可常之法,以难后人。为后人者,无矜能露迹,为一朝即改革之政,以苦前人。
作为前人,不要为了名声而有矫揉造作的举动,制定许多不切实际的法律,使后人难以执行;作为后人,不要骄傲地显示自己的才能,去施行短时间即须改革的法令,让前人苦于无法明白。
事在当因,不为后人开无故之端;事在当革,毋使后人长不救之祸。
应该因袭的制度就要沿袭,不要给后来者开无缘无故更改政令的先河;应该改革的规则就要改革,不要给后来者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患。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
如果所做的事情只是对自己有利就不要设法寻求,只有对天下苍生有利的事我们才去谋划;如果所做的事情只在短时间有利就不要设法去做,只有对千秋万世有利的事情我们才去谋划。
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
不要做出小孩儿的举动,要有大丈夫的器度。不要只为自己一人谋划,要有为天下苍生谋划的志向。不要只为自己一辈子打算,要为子孙后代多做些考虑。
用三代以前见识,而不失之迂;就三代以后家数,而不邻于俗。
可以借用三代以前的见识,但不可迂腐守旧;可以借用三代以后的治家之法,但不可落入俗套。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有大智慧的人使国家兴旺,不过是善于汇集众人的智慧;十分愚蠢的人妨害国家,只因为他们喜欢刚愎自用。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我的官位越高志气就应越低,我的官位越大心念就应越少,我的俸禄越丰厚施舍就应越广泛。
安民者何?无求于民,则民安矣。察吏者何?无求于吏,则吏察矣。
如何使百姓安乐呢?只要不向百姓索取什么,百姓就自然安乐了;如何监察官吏呢?只要不向官吏索取什么,官吏就自然清廉自律了。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不能以国家法律来报私人的仇怨,也不能以国家法律来报私人恩德。
天德只是个无我,王道只是个爱人。
公德在于无私,王道在于爱民。
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必无私,斯上下四旁咸得其平。
只有有主见,对待天地万物才能有我自己遵循的原则;必须要舍弃私心,才能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一切。
治道之要在知人,君德之要在体仁,御臣之要在推诚,用人之要在择言,理财之要在经制,足用之要在薄敛,除寇之要在安民。
治国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君王的德行关键在于体恤和仁爱,驾驭臣子的关键在于以诚相待,用人的关键在于善于纳谏,理财的关键在于经理节制,丰衣足食的关键在于减轻徭役和降低赋税,消除盗贼的关键在于使人民安居乐业。
未用兵时,全要虚心用人;既用兵时,全要实心活人。
没到用兵打仗的时候,务必虚怀若谷任用贤才;到了用兵打仗的时候,务必全心全意保全人命。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故夷齐非汤武明臣道也,不然,则乱臣接踵而难为君。天下不可一日无民,故孔孟是汤武明君道也,不然,则暴君接踵而难为民。
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夷齐等圣贤之士否定商汤和周武,以此来阐明为臣之道。如若不然,乱臣贼子就会接踵而来,使君主为难了;国也不可一日没有百姓,所以孔孟等儒家名流肯定商汤和周武,以阐明为君之道,如若不然,暴君就会不断涌现,使百姓苦不堪言。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朝廷之上,要把培养刚正之气作为首要工作,国境之内,要把培养人力物力的工作视为根本。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
对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精神;对国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