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襄公·十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

一、襄公十年,春天,鲁襄公和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滕成公、薛献公、杞孝公、小邾国国君、齐灵公世子姜光会面,和吴国在柤会面。

  会又会,外之也。

说了两次会面,是疏远吴国。

  二、夏,五月,甲午,遂灭傅阳。

二、夏天,五月,甲午(初八)日,接着灭亡了傅阳国。

  遂,直遂也。其曰遂何?不以中国从夷狄也。

遂,表示径直的意思。为什么说径直就去了呢?不让中原国家落在夷狄之国的后面。

  三、公至自会。

三、鲁襄公从会盟地回国告祭祖庙。

  会夷狄不致,恶事不致,此其致何也?存中国也。中国有善事,则并焉。无善事,则异之存之也。汲郑,逃归陈侯,柤之会,存中国也。

与夷狄之国会面时,不会记录其告祭祖庙的事,哪怕做了坏事也不作记载。这里为何特别提到告祭祖庙呢?这是为了维护中原国家的面子。中原诸侯国的好事会一并记录,而没有好事时则会有所区分,以保护其体面。记录郑国国君如会、陈国国君逃归,以及在柤地诸侯相会时的告祭祖庙,都是为了维护中原诸侯的尊严。

  四、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

四、楚国的公子贞、郑国的公孙姬辄率军讨伐宋国。

  五、晋师伐秦。

五、晋国军队讨伐秦国。

  六、秋,莒人伐我东鄙。

六、秋天,莒国人讨伐我鲁国的东部边境。

  七、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七、鲁襄公会同晋国国君晋悼公、宋国国君宋平公、卫国国君卫献公、曹国国君曹成公、莒国国君莒犁比公、邾国国君邾宣公、齐国世子姜光、滕国国君滕成公、薛国国君薛献公、杞国国君杞孝公、小邾国国君讨伐郑国。

  八、冬,盗杀郑公子斐、公子发、公孙辄。

八、冬天,盗贼杀害了郑国的公子姬斐、公子姬发、公孙姬辄。

  称盗以杀大夫,弗以上下道,恶上也。

提到盗贼杀害大夫时,并不是以君臣关系来描述,是因为对国君的憎恶。

  九、戍郑虎牢。

九、诸侯军队戍守郑国的虎牢。

  其曰郑虎牢,决郑乎虎牢也。

经文说郑国的虎牢,是在虎牢这个地方作为边界与郑国断绝关系。

  十、楚公子贞帅师救郑。

十、楚国的公子贞率军救援郑国。

  十一、公至自伐郑。

十一、鲁襄公从伐郑地归来告祭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