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山房,为涵所包公之别墅也。山房多修竹古梅,倚莲花峰,跨曲涧,深岩峭壁,掩映林峦间。公有泉石之癖,日涉成趣。台榭之美,冠绝一时。外以石屑砌坛,柴根编户,富贵之中,又着草野。正如小李将军作丹青界画,楼台细画,虽竹篱茅舍,无非金碧辉煌也。曲房密室,皆储亻待美人,行其中者,至今犹有香艳。当时皆珠翠团簇,锦绣堆成。一室之中,宛转曲折,环绕盘旋,不能即出。主人于此精思巧构,大类迷楼。而后人欲如包公之声伎满前,则亦两浙荐绅先生所绝无者也。今虽数易其主,而过其门者必曰“包氏北庄”。
所谓青莲山房,其实是包涵所先生的别墅。青莲山房内种植了很多修竹老梅,依靠着莲花峰,横跨在曲涧之上,两旁都是深岩峭壁,掩映在竹林山峦之间。包涵所先生有收藏泉石的癖好,每日流连忘返兴致盎然。青莲山房中的楼阁台榭,精美绝伦,成为当时西湖众家别墅之首。山房外围是用碎石砌筑的围墙,配以柴根藤编结而成的门扉,富贵之中,又有乡野之趣。正如小李将军所创作的彩色界画一样,楼台亭阁描画得都十分精细,即使是竹篱茅舍,也无不显得金碧辉煌。那曲径幽长的内房密室之中,都藏着美人,行走其间,至今仍能感到香艳之气。想当年,这里真可谓珠翠团簇,锦绣堆成。当你走入其中一间屋舍之内,里面简直是宛转曲折,回环盘旋,叫人常迷失其中,不能立即走出来。主人这般精巧构思,差不多可以比得上隋炀帝的行宫“迷楼”了。而后人妄图也想像包涵所先生那样蓄养歌姬,让她们满满地列候于堂前,可是,纵然是两浙一带的官宦与富绅们,也绝对没有达到过此等奢华。如今山房虽然多次改易主人,但路过这里的人一定还是称其为“包氏北庄”。
陈继儒《青莲山房》诗:
造园华丽极,反欲学村庄。编户留柴叶,,磊坛带石霜。
梅根常塞路,溪水直穿房。觅主无从入,装回走曲廊。
主人无俗态,筑圃见文心。竹暗常疑雨,松梵自带琴。
牢骚寄声伎,经济储山林。久已无常主,包庄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