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卷六·内篇·篇十五

刘向 Ctrl+D 收藏本站

子尾疑晏子不受庆氏之邑晏子谓足欲则亡

子尾疑晏子不受庆氏之邑晏子谓足欲则亡

  庆氏亡,分其邑,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晏子勿受。子尾曰:“富者,人之所欲也,何独弗欲?”

庆氏逃亡国外,国君把他的食邑分给大臣们,分给晏子邶殿边上六十个城邑,晏子不接受。子尾说:“富足,是人人都想得到的,您为什么偏偏不想要?”

  晏子对曰:“庆氏之邑足欲,故亡。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邶殿,迺足欲;足欲,亡无日矣。在外不得宰吾一邑,不受邶殿,非恶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慢,谓之幅利,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

晏子回答:“庆氏的食邑能充分满足他的欲望,所以他逃亡国外了。现在我的食邑还不足以满足我的欲望,如果增加邶殿给我,那就足够了。而欲望一旦满足,我离逃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如果沦落到逃亡在外,即使有一座城池也不能主宰,不如守护我现在拥有的一些食邑。我不接受邶殿,不是因为我厌恶财富,而是因为害怕失去财富。况且,财富就像布帛一样有一定的宽度,制定限度,可以使它的宽窄规范不随意改变。人们都想生活优厚,器用富饶,于是就端正道德让人们遵守,不要让道德遭到废弃和轻慢,这叫做为利益制定规则。利益超过了规定,就会因此遭受祸害。我不敢贪求多得利益,这就是所说的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