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卷五·内篇·篇六

刘向 Ctrl+D 收藏本站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 ”

景公时,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晏子请求为百姓发放粮食,景公不同意,认为应当继续由晏子主管为景公修建路寝台,于是晏子命令官吏提高修建路寝台劳役们每天的报酬,增长运输距离,缓慢而延迟修筑工期,而不催促他们急于修成。三年后,路寝台建成了,而百姓也都得到了救济,所以景公在路寝台上玩得很高兴,百姓也都衣食无忧。君子们都说:“政策的实质就是晏子想发放给百姓粮食而结束百姓的饥饿,而一旦不能实现,晏子就借助了外物的变化规律来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