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问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对以当辞罪而无求
景公问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对以当辞罪而无求
公问于晏子曰:“寡人意气衰,身病甚。今吾欲具珪璋牺牲,令祝宗荐之乎上帝宗庙,意者礼可以干福乎?”
景公向晏子问道:“我的精神衰弱,身体也很疲惫。现在我打算准备好珪璧和牛羊猪等祭品,让祝官宗官敬献给天帝和祖宗神灵,我想祭祀可以求福吧?”
晏子对曰:“婴闻之,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行必顺乎神;节宫室,不敢大斩伐,以无逼山林;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逼川泽;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今君政反乎民,而行悖乎神;大宫室,多斩伐,以逼山林;羡饮食,多畋渔,以逼川泽。是以民神俱怨,而山川收禄,司过荐罪,而祝宗祈福,意者逆乎!”
晏子回答道:“我听闻,古代的先王在祈求福禄时,治理国家的政策必须符合民心,行为必须顺应神明意志;在建造宫室时要节制,不能大规模砍伐林木,以免对山林造成威胁;在饮食上要有所节制,不过分捕猎捕鱼,以免对山川河泽造成威胁;在举行祭祀时,只向神灵忏悔自身过失,而不敢索求太多。因此,神明和百姓都能得到顺畅的福祉,山川也能享受福泽。然而,如今君王颁布的政策背离了民心,行为偏离了神明意志;扩建宫室,过度砍伐林木,逐步威胁了山林;饮食奢侈,过度捕猎捕鱼,影响了山川河泽。因此,神明和百姓怨恨君王,山川不再赐予福泽,祭司虽然指出了过失,但祭祀却仍然求福,这岂非背道而驰?”
公曰:“寡人非夫子无所闻此,请革心易行。”于是废公阜之游,止海食之献,斩伐者以时,畋渔者有数,居处饮食,节之勿羡,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故邻国忌之,百姓亲之,晏子没而后衰。
景公说:“我假如没有先生,就听不到这些道理,请让我改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于是取消去公阜游玩的计划,停止进献海味,砍伐树木按一定的季节,打猎捕鱼有一定的数量。住处饮食有节制,不过分豪华奢侈。祝官宗官祭祀的时候,向神灵忏悔过错,不敢求福。所以邻国都敬畏景公,百姓都亲附景公。直到晏子死后,齐国才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