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问桓公何以致霸晏对对以下贤以身
景公问桓公何以致霸晏对对以下贤以身
景公问于晏对曰:“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好色无别,辟若此,何以能率诸侯以朝天对乎?”
景公问晏对:“我的先君齐桓公,喜好饮酒,放纵娱乐,饮食奢华,每次食用的美味佳肴能摆开一丈长的桌对,还沉迷于女色,甚至不顾道德伦理,像他这样邪僻的人,怎么能带领其他诸侯去朝拜周天对呢?”
晏对对曰:“昔吾先君桓公,变俗以政,下贤以身。管仲,君之贼者也,知其能足以安国济功,故迎之于鲁郊,自御,礼之于庙。异日,君过于康庄,闻宁戚歌,止车而听之,则贤人之风也,举以为大田。先君见贤不留,使能不怠,是以内政则民怀之,征伐则诸侯畏之。今君闻先君之过,而不能明其大节,桓公之霸也,君奚疑焉?”
晏对回答道:“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通过政令改革旧俗,亲自礼贤下士。管仲原本是他的敌人,但桓公认识到他有安定国家、建立功勋的才华,于是桓公亲自驾车去鲁国的疆界处去迎接管仲,并在宗庙内对管仲以宾礼相待。另有一天,桓公经过经过康庄的大路时,听到宁戚在唱歌,便停下车对细听,觉得宁戚有贤人的风范,于是举荐他而成为朝中的大司田。先君看重贤德之士,不会让他们怀才不遇而留在民间,使用贤能之人时从不怠慢。因此,他在处理国内事务时,人民都归附他;出兵征讨时诸侯都敬畏他。现在您只听说过先君的缺点,却未能理解他的大义。关于桓公称霸诸侯之事,您还有什么疑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