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一、僖公三十三年,春天,周王的二月,秦国人进入滑国。

  滑,国也。

滑,是一个国家。

  二、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二、齐昭公派国归父为使者来鲁访问。

  三、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三、夏天,四月,辛巳(十三)日,晋国人和姜戎在殽山击败秦军。

  不言战而言败何也?狄秦也。其狄之何也?秦越千里之险入虚国,进不能守,退败其师徒,乱人子女之教,无男女之别。秦之为狄,自殽之战始也。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于殽之岩唫之下。我将尸女于是。”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晋人与姜戎要而击之殽,匹马倚轮无反者。晋人者,晋子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不正其释殡而主乎战也。

不说“战”,而说“败”,这是因为将秦国视为夷狄。那么,为什么将秦国看作夷狄呢?因为秦国跨越千里的险阻,入侵毫无防备的国家,进入滑国却无法守卫,最终退兵时又遭遇失败,只扰乱了滑国的教化,纵容了荒淫,没有男女之分。这一看法始于殽之战。秦穆公打算偷袭郑国,百里奚和蹇叔劝诫道:“跨越千里去偷袭他国,没有不失败的。”秦穆公回应:“你们墓上的树已经粗如合抱,你们懂什么?”军队出发时,百里奚和蹇叔送走他们的儿子,并告诫说:“你一定会死在殽山的险崖下,我会去那里替你收尸。”军队启程时,百里奚和蹇叔随儿子而哭。秦穆公生气地问:“为何哭我们的军队?”他们回答:“不敢为军队哭泣,是为儿子而哭。我已年老,他若不死,我也会死。”晋国人与姜戎在殽截击了秦军,没有一匹马一个车轮回到秦国。​“晋人”​,是晋襄公姬欢。经文说“人”是为什么呢?是轻视他。为什么轻视晋襄公呢?因为认为他不顾父丧而领兵出战是不合正道的。

  四、癸巳,葬晋文公。

四、癸巳(四月二十五)日,安葬晋文公。

  日葬,危不得葬也。

记载下葬的日期,是因为有危难没有及时下葬。

  五、狄侵齐。

五、狄人入侵齐国。

  六、公伐邾,取訾楼。

六、鲁僖公讨伐邾国,攻取了訾楼。

  七、秋,公子遂帅师伐邾。

七、秋天,鲁公子遂率军讨伐邾国。

  八、晋人败狄于箕。

八、晋国人在箕地打败了狄人。

  九、冬,十月,公如齐。

九、冬天,十月,鲁僖公到齐国去。

  十、十有二月,公至自齐。

十、十二月,鲁僖公从齐国回来告祭祖庙。

  十一、乙巳,公薨于小寝。

十一、乙巳(十二月十一)日,鲁僖公在小寝去世。

  小寝,非正也。

在小寝去世,不合正道。

  十二、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十二、降霜了却没有伤害草木。李树、梅树都结了果子。

  未可杀而杀,举重也。可杀而不杀,举轻也。实之为言犹实也。

可以不伤害而伤害了的,就列举重要的事物。可以伤害而没有伤害到,就列举次要的事物。

  十三、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十三、晋国人、陈国人、郑国人讨伐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