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出自明代屈大均的《壬戌清明作

译文:落花滴泪,是因有风雨的侵临,啼鸟无情,此事自古而今。

注释:“落花”二句:实即杜甫《春望》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意,作者偏从正面说出,以落花、啼鸟之无知,更进一步衬托出自己的深愁远虑。

赏析:这句诗以落花和啼鸟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风雨中的落花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悲伤,而啼鸟的无情则揭示了世态的炎凉。

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简析

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