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你难道没有看见,即使秋风再怎么吹,也无法摧折百丈高的青松的枝叶。
注释:拂云:触到云,极言其高。
赏析:此句借物喻人,青松象征着顽强和坚定的品质,即使面对强烈的秋风,仍然屹立不倒,表达了诗人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