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更漏子·柳丝长

译文: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外传来连绵不绝的更漏声。

注释:漏声:指报更报点之声。迢递:遥远。

赏析:词人借细长袅娜的柳丝、迷蒙霏微的雨丝,烘托漏声的悠长、深远和轻细,造成一种轻柔、纤细、深永而又带有迷惘情调的氛围,以表现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她长夜不寐、愁听漏声时深长柔细的情思。

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简析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