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译文: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渲染出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赏析

简析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