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咏菊

译文: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

注释:毫端:笔端。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赏析:此句描写了林黛玉对菊吟咏的情景,她胸有成竹,提笔写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可见她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简析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