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早已种下的春季蔬菜因为干旱而不生长,园中用于打水浇菜的瓶罂四处乱放。
菘葵等蔬菜因为天气太热都没有发芽,仆人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饱饭?
总是有人追逐节令做事,可是,天公不作美已经很久没有下雨,根本没办法耕种。
天天在家里待着,厌烦这日子怎么这么长啊,想看年华染在菜茎上。
注释
汲水:打水。
瓶罂: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菘:古时对白菜类蔬菜的通称。
僮仆:仆人。
耘耕:耕地和除草,泛指田间劳动。
《种菜》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因干旱而蔬菜生长迟缓,园中人们忙碌汲水灌溉,瓶罂乱放,一片忙碌而焦急的景象;颔联写干旱对日常生活带来的困扰;颈联说虽然尽力按照节令耕作,但无奈缺乏甘霖,导致耘耕受阻,充满怅惘与无奈;尾联再次表现对旱日的焦虑,希望菜茎早日生长变绿。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生动展现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