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出自唐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译文: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注释:报:报答。黄金台: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为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用来形容招纳贤才的地方或人才荟萃之地。意:信任,重用。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赏析:诗人借黄金台之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表现了唐军将士的英雄气概,传达出诗人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对于出击外族侵略将士的赞颂。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创作背景

简析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