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径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 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译文
从五泄寺的大门往右拐,有一条石头小路。走几步便听到迅雷般的轰鸣疾,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僧人解释道:“这是瀑布的疾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如刀削,没有一丝泥土,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仿如笔直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坐在倾斜的岩石下方抬头望,用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大雨从悬崖上倾泻而下,还留恋不想回去。
傍晚归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莫测,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象,不知该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这时已经半夜,山鬼呼啸、老虎嚎叫的疾音,就像在床边一样。大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竖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
注释
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
山门:庙门;指五泄寺的大门。
悸:害怕。
疾:快。
趋:走。
罅:裂缝。
见:同“现”。
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
不容寸肤:指没有泥土。
郛:古代城的外城墙。此处为名词用如状语,指像城墙环绕一样。
怒石横激: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掣折:转折。
掉:摇动。
欹:倾斜。
以:用。
沫:水雾。
乍:突然。
纬:编织物的横线。
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牛鬼是佛经中所说的地狱中的牛头虎,蛇神指蛇精。
魈:山中的鬼怪。
谛观:仔细看。
此文描述了作者从山门右折后,循石径探寻瀑布的奇妙经历。他初闻瀑声如雷、心悸不已,经山僧指引后疾步前行,终见瀑布壮观景象。瀑布在青壁间奔腾而下,震撼山谷,水态雄伟,成为山行之极观。游人坐于岩下仰望,感受瀑布飞沫如丝如纬,直至飞雨泻崖仍不忍离去。归后,众人赋诗纪念,所见景象奇特,思绪也随之变幻莫测,仿佛置身于牛鬼蛇神的世界,夜中更闻虎啸,彼此惊惧,毛发皆竖,如见鬼魅。整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与游人的惊奇感受。
袁宏道(1568~1610)明代~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学上反对“~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