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出自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注释: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表里:即内外。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

赏析:此句从潼关形胜写起,一个“聚”字,写出“峰峦”的众多,表现出它们向潼关聚集的动势,又一个“怒”字,刻画出黄河波翻浪涌、奔腾咆哮的气势,“山河表里潼关路”,总括山、河,归到“潼关”,表明诗人此时正行走在“潼关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怒。望西都,意踌躇。(踌躇 一作: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赏析

简析

张养浩

张养浩(1269年-1329年,一说1270年),字希孟,号齐东野人,别号顺庵,晚号云庄老人。济南人。中国元代文学家、诗人、曲家、政治家。张养浩始终廉洁奉公、为民谏言,并形成了一系列为政观点。主要著述有《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合称《三事忠告》)三部政论集,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政德观。散曲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