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兰溪棹歌

译文:一弯蛾眉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越中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

注释:凉月:新月。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赏析:诗人用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既写出月色秀丽,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塑造了朦胧而飘渺的艺术境界。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及注释

赏析

创作背景

简析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