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著书时居住过的草玄亭。

注释: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赏析:这句话通过提及南阳的诸葛庐和西蜀的子云亭,借古喻今,赞美了陋室主人的高尚品德和非凡才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高雅志趣的追求和赞美。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名名。水不在深,有龙名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经典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写作技法

展开阅读全文 ∨

相关争议

名家点评

简析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