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全家和我都钟爱爬那独自耸立的高山,我们踏着青色苔藓沿着这条小径一路而上深入其中。
逃离苦难的人们纷纷在分隙之地安顿下来,一只巨大的麋鹿自由地在寒冷的森林中奔跑。
名誉若能流传千古,谁又会去羡慕神仙?只有达超脱世俗的境界,才能更接近佛心。
昨夜溪谷突然雷雨交加,晚上雨停后,我悠闲地漫步在数个山峰之间,吟唱着诗歌。
注释
岑(cén):指山。
苍苔:指青色苔藓。
隙地:空着的地方;空隙地带。
《山中》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诗人与家人一同享受隐逸生活的和谐画面;颔联描写战乱时期的景象,既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也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颈联是诗人的自我表白;尾联既是对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寓意着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全诗描绘出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透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一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高祖伐公孙渊。过温。见父老故旧燕饮累日。怅然有感。为歌曰: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逢际会,奉辞遐方。(奉辞 一作:毕力)
将扫逋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