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醒词序

  戊午中秋,既望之次夕,余以微倦,假寐以休。怀衿无温,憬焉而寤。

  方醒之际,意谓初夜;倾听已久,乃绝声闻。揽衣出房,星汉照我,北斗摇摇,庭院垂光。芳桂一株,自然胜露;秋竹数茎,依其向月。青扉半开,知薄寒之已入;垩墙如练,映苔地以逾阴。象床低彩凤之帷,金釭续盘龙之焰。罗帱轻颺,而已惊蚊宿;琐窗无听,而坐闻虫语。湛湛之露,隔鸳瓦而犹凉;淅淅之风,送鸡声而俱远。辽落一身,旁皇三叹。岂象罔三求之后,将钧天七日之终。怃然自失,旋云有得矣。嗟乎!镜非辞照,真性在不照之间;川无舍流,静因有不流之体。然则屡照足以疲镜,长流足以损川,推移之时,微乎其难测也。且齐有穿石之水,吴有风磨之铜,油不漏而炷焦,毫不坠而颖秃,积渐之势也。笋一旬而成竹,松百年而参天,迟速之效也。人或以百年为促,而不知积损之已久;或以耄期为寿,而不佚我之无多。是犹夏虫之疑冰,冬鶡之忌雪矣。一年已来,偶有斯觉,未觉之顷,相习为安,况同景异情,觉而仍梦,庸得不即机自警,依影冥心者哉?于斯时也,从静得感,从感生空,意御列风之是非,乘轩云而升降,接卢敖之汗漫,入李叟之有无,犹陈思之登鱼山,茂陵之叹蔽屣也。

俄而侍娃旋起,闺人已觉。一庭之内,群籁渐生。似华胥之顿还,若化城之忽返。是知安闺房者苦人之扰天,栖空山者必静而慕动。神仙纵可以学至,傥非智慧之士所得而息机焉。居尘途而谈元寞,在金门而希隐遁,悬车之愿徒设,拂衣之效无闻。与北山轩眉,终南捷仕,牛巢论禅代之事,武陵知汉晋之迁,亦有欣哀,未容相笑也。若出而思隐,将隐而思出乎?子思所以有素行之箴,许由所以有一瓢之累也。但幸契遐心,堪祛劳虑,信有为之如六,悟还真之用九,盖梦在百年之中,而愁居七情之外。由是澄心眇言,然脂和墨,聊赋其意,命曰《秋醒词》。

浣笔冰盂,叩声霜磬。飞萤入户,引幽想以俱明;早雁拂河,闻秋吟而不去。人间风月之赏,别有会心;道场人天之音,切于常听也。

王闿运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猜你喜欢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孤城漏未残,徒侣拂征鞍。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嗟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嗟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