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每当我眺望失陷于异族的北方大地,泪水沾满了衣襟。现在想要让宋军渡过黄河收复失地,那不过是一阵空想而已。
大丈夫视死如归不怕牺牲,是从来就有的事;我只是希望江南能够再出现收复失地的人!
注释
黄旗:指南宋的军队。
河津:黄河的渡口。
穷死:这里指轻死,是不怕牺牲的意思。
由来事:从来就有的事。
要:只要。
此人:这儿指能够渡河收复人。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已经六十四岁,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期满,七月返回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诗人时刻不忘中原,幻想皇帝能御驾亲征,收复失地。秋后他在山阴写了不少爱国诗篇,这首诗即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
严修著. 陆游诗集导读[M]. 成都:巴蜀书社, 1996:203.
陆坚主编. 陆游诗词赏析集[M]. 成都:巴蜀书社, 1990:174-176.
首句从点题开始。“北望中原泪满巾”,诗人在家乡山阴遥望北方,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落下的泪水沾满了衣巾。当时的北方,指淮河以北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离山阴非常遥远,直接眼望是望不到的。但北望中原的动作,本身已表现了诗人对北方沦陷区人民的关怀之情。自中原陷落,南北分隔,诗人常有北望中原的行动。“泪满巾”,形象地写出流泪之多,也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无比深厚的感情和渴望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心愿。
“黄旗空想渡河津”,诗人与北方人民都盼望南宋军队能高举黄旗,渡河北伐,收复中原,但却成了空想。由于以宋孝宗为首的南宋朝廷对恢复中原动摇不定,诗人北伐的愿望终成空想。这样的政治现实不能不使诗人感到失望和悲愤,“空想”二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愤慨之情。
“丈夫穷死由来事”,大丈夫境遇困厄潦倒而死,是历来就有的事。这里透露了南宋妥协主和势力对有作为的抗战人才的压制,又表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诗人曾表示过:“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楼上醉书》)但既不能“灭虏收河山”,只能穷死,这实在是悲剧。只是“穷死”也是“由来事”,是历来如此的,对自己作了无可奈何的宽慰。
诗人并没有放弃收复中原的主张,还是盼望“空想”有一天能变为现实,因此在末句表示了坚定不移的信心。“要是江南有此人”,可是江南毕竟还有这样的人。“此人”,当指上一句的“丈夫”,即包括诗人在内的爱国志士,能收复中原的人。他对收复中原没有动摇,就因为他坚信江南还有不“穷死”的“丈夫”,还有能收复中原的人。诗人北望,一望能收复中原失地,二望能有挺身而出的抗敌英雄,第三更望能重用这样的人才。诗人为国苦思焦虑之心,跃然纸上。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首先是运用了情理结合的手法。首句叙事,通过“望”“泪”二字,诗人感情已形象地表现出来。其余三句议论说理,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理是充分站得住的。三句中又句句含情,“空想”“穷死”“有此人”,分别流露了失望、忧虑、坚信的感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富有感染力。其次,运用了直意曲说的手法。在前三句中,诗人先来个曲说,从“泪满巾”到“空想”,到“穷死”,似乎收复失地已不可能。最后一句才说出直接而正面的意思。这种写法既符合感情的波动实际,又给读者以品味的余地。再次,全诗语言既明白如话,又注意含蓄。“河津”一词既可专指,亦可泛指。“此人”一词,很像口语,却又未明说。待读者三思,才能体会到诗人丰富的内在感情。
这首诗与诗人其它爱国诗篇一样,表现了深广的忧患意识。他为失地未能收复而流泪,为未能渡河北伐而失望,为“丈夫穷死”而忧虑,为江南有人而坚定抗战信心。诗中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资料:
黄星南,周柳燕,张铁军编注. 历代爱国诗歌100首赏析[M].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7:96.
陆坚主编. 陆游诗词赏析集[M]. 成都:巴蜀书社, 1990:174-176.
《北望》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故乡山阴遥望北方,不禁热泪沾巾,幻想着南宋军队能够渡过黄河收复失地。可惜主和派不思北伐,使他非常愤慨,他盼望有爱国志士挺身而出,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抱负。全诗情理结合,首句叙事,其余三句议论说理,含意深刻,情真意切,耐人寻味,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
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
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
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
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
作诗一笑君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