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药园诗序

  天下皆知礼之为贵,用周旋揖让之仪;天下皆知乐之为盛,节金石丝簧之变。是则忠信之薄,饰容貌于矜庄;风俗之微,陶性灵于歌舞。殊不知达人君子,遗形骸于得丧之机;心照神交,混荣辱于是非之境。非若诸公者,大夫之相知也。

  以为烟霞可赏,岁月难留,遂欲极千载之交欢,穷百年之乐事,莫不如珪如璋,令闻令望,济济锵锵,同会于文场者也。于时丁丑之年,孟春之晦,岁阴入于星纪,斗柄临于析木。衣冠杂遝,出城阙而盘游;车马骈阗,俯河滨而帐饮。乃有神州福地,上药中园。左太冲所云当衢向术,潘安仁以为面郊后市。九茎仙草,摇八卦之祥风;四照灵葩,泫三危之宝露。岂直帝神农旋赤鞭而驱毒,崔文子拥朱幡以救人?山图采之而得道,姮娥窃之而奔月,若斯而已哉!加以回溪漱石,茂林脩竹。澹风日之委迤,妙山泉之体势。然后搴杜若,藉芝兰,高论参元,飞触举白,凡我良友,同声相应。心冥宠辱,推富贵于皇天;事一穷通,任运随于大命。

  若使适情知足,则玉帛子女为伐性之源;达变通机,则尊官厚禄非保全之地。所以列坐羲皇之代,安歌帝尧之力。阳光稍晚,高兴未阑。请诸文会之游,共纪当年之事。凡厥众作,列之于后。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字令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猜你喜欢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
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
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兮复兮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从经 一作:顺经)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掩泪 一作:掩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