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牛郎织女在银河边看到角宿和荷花,一家人家欢笑地在院子里铺置红布的筵席。
这家的女子把箧中的珠子倒空,要这家的男子写出歌咏七夕的锦绣诗篇,放到那个箧里。
香帐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那家人家的妇女引线穿针来乞巧。穿好针来拜美好的织女星。
计时的铜壶滴漏报天将亮了,牛郎织女又要分别了,所以惆怅茫然,这样相会的佳期又要等一年。
注释
七夕:七夕,农历七月七日,相传为牛郎渡过银河与织女为一年一度相会。
络角:七月七日,天河纵贯南北,若数道银丝缚住天两端之形,故云络角。
菡萏天:是荷花盛开的天气。
红筵:华美的宴席。
倾:倒。
谢女:晋谢安侄女谢道蕴,颇有文采,指代才女。
珠玑箧:放华美诗文的箱子。
檀郎:古代妇女称丈夫或所喜爱男子。
锦绣:绣上花纹的锦缎,喻诗作精美。
簇:是指丛聚成团,把香罗几重叠起来缝制圆顶帐子,正是丛聚成团,故称簇。
窈窕:文静而美好的女子。
婵娟:美好,指织女星。
铜壶:古计时所用之器。
惆怅:失意,伤感。
佳期:好时节。
参考资料:
(唐)罗隐著、李之亮笺注·罗隐诗集笺注:岳麓书社,2001年
萧枫·唐诗宋词全集 6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年
“七夕”又称 “女儿节”,是女子穿针设筵以迎织女牛郎欢会,同时向织女“乞巧”的日子,要热闹整整一晚上。诗人作七律以描绘七夕晚上的风习。
参考资料: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年
孙民选注;王弘力插图·古代风俗诗画:辽宁美术出版社,1992年
首联:“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首句是想象牛郎织女在银河边看到角宿和荷花。这是指天上说的。下句指人间,有一家人家欢笑地在院子里铺置红布的筵席,摆上瓜果,来穿针乞巧。次联:“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谢女檀郎在诗中泛指女子和男子。这家的女子把箧中的珠子倒空,要这家的男子写出歌咏七夕的锦绣诗篇,放到那个箧里。这里就要写七夕的诗而言。三联:“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上一句指天上,香帐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这是制作结婚用的圆帐。牛郎织女相会,也要制作圆帐。“排窈窕”,在诗中既指安排得很好,也指安排好织女。这联下一句指人间,那家人家的妇女引线穿针来乞巧。穿好针来拜美好的织女星。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古代计时的铜壶滴漏报天将亮了,牛郎织女又要分别了,所以惆怅茫然,这样相会的佳期又要等一年。
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对比写法,第一句写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写人间的情状,有景物,又有欢笑,构成天上与人间相对照。颔联专写人间,不提七夕,在“锦绣篇”里暗指咏七夕。颈联又是对照写法,“香帐簇成”指天上,“金针穿罢”指人间。“铜壶漏报”二句指天上。此外,第一联写人间“欢笑”,与第四联写天上惆怅相对。一乐一悲,构成映衬。再像写谢女的空出箧子来装檀郎的锦绣篇,写人间男女在七夕的欢乐,又与牛郎织女的临别惆怅构成映衬。在这样的映衬里,就是衬出天上不如人间了。再就写天上或人间的词句来看,首句、五句、七句、八句写天上,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写人间,即四句写天上,四句写人间。
但这首诗题为《七夕》,应以写牛郎织女相会为主,因此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所以这样安排。作者写人间的欢乐胜过天上,在当时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
参考资料: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年
《七夕》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用对照写法,分写天上、人间的景状;颔联专写人间的情景;颈联又是对照写法,“香帐簇成”指天上,“金针穿罢”指人间;尾联写天上惆怅,与首联的人间“欢笑”相对。全诗用语平实却情境优美,视角在天地之间自如切换,情感在神人之间流淌融通,情景交合,意蕴深长。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后听虚而黜实兮,不吾理而顺情。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心戃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
愿承闲而自恃兮,径婬曀而道壅。
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汹汹。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霓裳。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身永流而不还兮,魂长逝而常愁。
叹曰:
譬彼流水,纷扬磕兮。
波逢汹涌,濆滂沛兮。
揄扬涤荡,漂流陨往,
触崟石兮,龙邛脟圈,
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遭纷逢凶,蹇离尤兮。
垂文扬采,遗将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