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越王古都四周环绕群山,祥云缭绕龙盘虎踞的雄关。
铜兽暗自随着秋露哭泣,海虎背着夕阳返还。
一时人物风尘仆仆奔波在外,千古英雄埋没在草莽间。
日暮鹧鸪越叫越急,荒台丛竹的露水像泪滴斑斑。
注释
越台:指越王山,是闽越王无诸旧都的遗址,在福州市北隅,东连冶山,形如屏风,又名屏山,亦称平山。无诸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后裔。越国被楚国并吞后,直到战国后期,诸越又纷起割据。无诸拥有闽中(相当今福建省之地),自立为闽越王。秦改为郡。汉兴,刘邦又立无诸为闽越王,置都东冶(今福建福州东北)。
故国:指闽越旧都。
虎豹关:用《楚辞·招魂》“虎豹九关”的典故,指警卫森严的城关。
“铜兽”句: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歌中说金铜仙人“忆君清泪如铅水”。这里暗用其意,说宫门铜兽像是在思念故主,暗随着秋露而落泪。
背:背负。
一时人物:历史上叱咤一时、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
参考资料:
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选注.历代诗歌选 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05:173
龙德寿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萨都剌诗词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269
本诗一名《台山怀古》,作于至元二年(1336)前后,当时诗人在福建任闽海廉访司知事。他登临越王山,看到山水形胜,以及帝王废都,怀古幽思油然而生,作下了此诗。
参考资料:
廖菊楝编著.萨都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93-96
诗的首联两句写出了越王山的地理特征,这里曾经被认为是建都的风水宝地,曾经有雄伟的军事关隘,如今山势仍然雄伟,云蒸霞蔚,依旧有旧时的都城气象。这段历史使眼前的自然景色更增添了几分凝重和沧桑。
颔联用了“铜兽”的典故。铜兽是王族宫殿才能使用的装饰,而这原来高阶层地位的象征,现在倾颓在荒山野草间,令人顿起“黍离”之思。铜兽暗泣是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其实铜兽没有什么悲喜之情,真正为朝代更替、万物沧桑而心生感慨的,分明是诗人自己。“海虎”一句,化用唐温庭筠的“蝶翎朝粉尽,虎背夕阳多”(《春日野行》),但在意境上,比温诗更为苍凉大气。
颈联中,诗人感叹曾名盛一时的大人物,现在沦落于茫茫风尘之外;自古以来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们,也隐藏在草莽之间。“草莽”有两重含义,一是其本意,指荒野乱草;一是与朝廷相对的称谓,即民间。理解成哪一种都可以,都是指英雄人物已经没落。风尘和草莽,既是暮色里诗人所看到的越王山的实景,又暗喻越王等“一时人物”最终走向末路,化为一缕烟尘、一抔黄土,或者是一蓬乱草。不论是“一时”,还是“千古”,终究都是过眼云烟。这种世事沧桑的悲凉气氛在越台景色的烘托下表达得淋漓尽致。
尾联中提到了鹧鸪,鹧鸪的啼叫声被认为类似于“行不得也哥哥”,经常被用来暗示旅人的愁思,也被用来表达抱负得不到施展的郁郁之情,如“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此时鹧鸪的啼声,也折射出萨都剌壮志难酬的愁闷心情。“斑竹”化用娥皇、女英泪洒清竹的典故,可以想像,丛竹上是斑斑雨痕,又或是斑斑泪痕。鹧鸪声声啼叫,荒台斑斑泪竹,这种景象深沉凄凉,油然而生浓郁的沧桑之感,并且沉湎其中,难以自拔。
萨都剌一生走南闯北,创作了大量怀古题材的诗词,为后人所关注。清人李佳《左庵词话》称:“雁门诸作,多感慨苍莽之音,是咏古正格。”《越台怀古》是萨都剌写景兼怀古诗作中较著名的一首。这首缅怀闽越王的诗歌,在遣词造句上既体现了萨都剌诗歌一贯的清丽风格,同时也体现出“磊落激昂”(明毛晋《雁门集》跋)、豪放奇崛的一面。题为“怀古”,而首联、颔联和尾联都在写景,看起来只有颈联发出了对“一时人物”、“千古英雄”的感慨;但是从一开始所写闽越王故国的山川王气,到最后所述荒台斑竹,种种景物,无一不紧扣“怀古”。字面没有明写,而实际上,无论是雄关、铜兽、荒台、草莽,还是秋露、暮虎、鹧鸪、斑竹,都在感叹着历史的沧桑、世事的变化、现实的迷茫,由眼前之景引发无尽的抚今追昔之意。
《越台怀古》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绘了越王山地势险要,云雾缭绕之景;颔联感慨时过境迁,不复昔日繁华;颈联则承接上联,引发对闽越王的悼念;尾联以暮雨中越台的凄楚景象收束全篇。全诗善于暗用典故和点化前人辞句,豪迈而感慨,雄浑而苍凉,景物鲜明,寄托遥深,都在感叹着历史的沧桑、世事的变化、现实的迷茫,由眼前之景引发无尽的抚今追昔之意。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