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历文场选,惭非翰苑才。云霄高暂致,毛羽弱先摧。
识分忘轩冕,知归返草莱。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晦厌鸣鸡雨,春惊震蛰雷。旧恩收坠履,新律动寒灰。
凤诏容徐起,鹓行许重陪。衰颜虽拂拭,蹇步尚低徊。
睡少钟偏警,行迟漏苦摧。风霜趁朝去,泥雪拜陵回。
上感君犹念,傍惭友或推。石顽镌费匠,女丑嫁劳媒。
倏忽青春度,奔波白日颓。性将时共背,病与老俱来。
闻有蓬壶客,知怀杞梓材。世家标甲第,官职滞麟台。
笔尽铅黄点,诗成锦绣堆。尝思豁云雾,忽喜访尘埃。
心为论文合,眉因劝善开。不胜珍重意,满袖写琼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何,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波痕 一作:波浪)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