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江边上看到那些僧人,他们整天忙碌着修行、斋戒和缝补僧衣,不知道谁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相比之下,渔夫的生活就显得悠闲多了,他们独自一人在夕阳下悠闲地垂钓,不理会旁人的眼光。
就算江面上有风浪,渔夫也能安心入睡。而那些真正贫穷的,其实是那些连蓑衣斗笠都没有的人,他们连最基本的遮风挡雨的工具都没有。
渔夫们用瓦罐装着酒,用瓷碗来喝酒,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在芦苇丛生、水流湍急的江边,这样的地方才是他们心中的重要之地。
注释
斋:斋戒。
衲:僧衣。
采:同“睬”,理睬。
蓑笠:蓑衣与笠帽。
要津:重要的津渡。亦比喻要害之地。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